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其二》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其二》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隋堤风物已凄凉,堤下仍多旧战场。

金镞有苔人拾得,芦花无主鸟衔将。

秋声暗促河声急,野色遥连日色黄。

独上寒城正愁绝,戍鼙惊起雁行行。

(0)
注释
隋堤:隋朝时修建的河堤,此处泛指河堤。
风物:风景景物。
凄凉:荒凉冷清。
旧战场:历史上战争发生的地方。
金镞:金属制的箭头,这里指古代战场遗留的箭头。
苔:青苔,表示时间久远。
拾得:捡起来。
芦花:芦苇的花穗。
无主:没有主人的,荒废的。
鸟衔将:被鸟儿叼走。
秋声:秋天的自然声响,如风声、落叶声等。
暗促:悄悄地催促。
河声急:河水流动的声音显得急促。
野色:野外的景色。
日色黄:夕阳的颜色,形容黄昏时分。
独上:独自登上。
寒城:寒冷季节的城楼,也寓含心情的凄凉。
愁绝:极度忧愁。
戍鼙:戍边的战鼓。
惊起:惊吓飞起。
雁行行:大雁成行地飞起,雁行通常形容有序的行列。
翻译
隋堤的风景已经显得凄凉,堤岸下依旧遍布着往昔的战场。
铁箭头生了青苔被人捡起,无主的芦花被鸟儿叼去飞翔。
秋天的声音暗暗催促着河水奔腾,野外的景色远远地与落日的黄色相连。
独自登上寒冷的城墙正感到无限忧伤,边防的鼓声惊起了排成行的大雁。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战乱之后荒凉景象和军事氛围的诗句。诗人通过隋堤的凄凉、旧战场的遗迹,金镞生苔、芦花无主等意象,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沧桑变迁和战争带来的破坏。秋声和河声的交织,以及野色与日色的对比,更增添了一种萧瑟肃杀的氛围。而诗人独自登上寒城之时的心境,则是愁绪满怀,戍鼙惊鸿的场景,让人不禁感慨。

从艺术表现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而蕴含深意,意象丰富而情感强烈。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战争废墟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乱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战争题材诗歌,它不仅记录了历史的脚步,也映射出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送喻邦相吴文仲试士省下

画舸齐飞瀫水头,潮声八月下杭州。

悬心两地桃花色,纵目三天桂树秋。

日上朱衣晴锁院,虹飘彩笔暮登楼。

无劳石匣占双剑,并识龙光在斗牛。

(0)

孔旸得王中丞所贻西僧自焚灰像因立精舍奉之乞余作诗先是惟敬永叔诸君咸有题咏遂继七言一律

精庐何自布金银,白足西飞事已陈。

鹿苑乍施焚后像,龙池重现劫前身。

空门色相元无住,净土庄严合有神。

欲起丹霞看舍利,摩尼长照大江滨。

(0)

敬美使君再起督闽中学闻将于岁杪暂出寄讯

重飞天诏出彤墀,特许看山出武夷。

双舄恍疑云际现,片帆刚待雪中移。

七台高步穿林远,九曲长吟破浪迟。

珍重紫阳遗墨在,好将椽笔斗淋漓。

(0)

郭方伯以三诗见赠赋此奉答·其二秋日张使君招饮湖上作

绿杨红蓼半斜曛,锦缆牙旗荡瀫纹。

水面楼台千刹绕,波心城郭万家分。

洞当灵隐偏藏雪,峰到飞来尽入云。

无限画船秋色里,归途风雨湿罗裙。

(0)

寄姚安杨使君

匹马天南客梦孤,一麾迢递问苍梧。

鱼龙夜度昆明水,虎豹朝行贵竺途。

草檄共看司马后,题诗曾吊谪仙无。

燕山越峤空回首,愁绝都门旧酒徒。

(0)

送喻邦相移任云间

剖竹新分大郡符,朱轩华毂照行途。

云驱五马朝辞越,雾拥双龙夜入吴。

重遣遗民歌麦穗,尽搜奇士出菰芦。

双旌遍阅闾阎后,酾酒能过二陆无。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