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满金尊月满楼,谁云夜市在杨州。
六鳌似涌神京动,七日如听广乐游。
士女春心飞锦带,儿童闲剧蹴星球。
更阑玉漏斜珠斗,犹见香车若水流。
酒满金尊月满楼,谁云夜市在杨州。
六鳌似涌神京动,七日如听广乐游。
士女春心飞锦带,儿童闲剧蹴星球。
更阑玉漏斜珠斗,犹见香车若水流。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元宵节的繁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首句“酒满金尊月满楼”,以“酒满”和“月满”两个意象,营造出元宵佳节灯火辉煌、美酒盈杯的场景,将节日的喜庆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接着,“谁云夜市在杨州”,一句反问,强调了京城元宵夜市的盛况远超杨州,突出了京城作为政治中心的繁华。
“六鳌似涌神京动,七日如听广乐游。”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京城的活动比作涌动的六鳌和广乐的游行,形象地描绘了元宵节期间各种活动的热闹与壮观,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节日的热烈庆祝之情。
“士女春心飞锦带,儿童闲剧蹴星球。”这两句则分别描绘了男女老少在元宵节的不同活动。士女们穿着华丽的锦衣,春心飞扬;儿童们则在欢声笑语中踢着球,享受着节日的乐趣。这一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元宵节的全民参与和欢乐气氛。
最后,“更阑玉漏斜珠斗,犹见香车若水流。”这两句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描绘了夜晚逐渐深沉的场景。尽管夜已深,但香车络绎不绝,如同流水一般,象征着人们对于节日的热情并未减退,反而更加浓厚。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展现了京城元宵节的盛况和人们的欢愉心情。
莺媚能歌,花娇欲语,比肩人倚朱棂。
珊管轻拈,画眉螺子微青。
闲抛书卷闲停绣,赌尖钗、好句先成。
听分明,吟出红窗,总是双声。
玉箫凄咽秦楼凤,又天风吹送,鸾背飞琼。
留取香签,几多断稿零星。
扁舟曾泊梅花堰,吊诗魂、冷月三更。
剔寒檠、读罢遗编,梦落瑶京。
秋色平分,恰天上良宵三五。
谁将明镜一轮圆,悬在空青处。幻出琼楼玉宇。
漾冰壶、萧萧老树。开樽花底,遏未封胡,群贤咸与。
□晚风轻,桂子飘香金粟雨。
起持卮酒嘱诸君,不醉卿何苦。忍负清光如许。
还共向、天街小步。归来庭院,河汉西斜,阶虫相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