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德同生杀,加临二八门。
丹砂宜沐浴,神水灌灵根。
闭兑留金汞,禁关养魄魂。
不须行火候,炉里自温温。
刑德同生杀,加临二八门。
丹砂宜沐浴,神水灌灵根。
闭兑留金汞,禁关养魄魂。
不须行火候,炉里自温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端的作品,名为《沐浴》。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以修炼术语境写成的诗句,表达的是内丹术中的修炼过程。
“刑德同生杀,加临二八门。”这两句讲的是在修炼过程中要调和心性与气机,通过控制情欲(刑德)与生命之源(同生杀),达到精神集中的状态,并且守护着内丹的关键——“二八门”。
“丹砂宜沐浴,神水灌灵根。”这里的“丹砂”指的是内丹,即修炼所得的精华,而“沐浴”则是形象地表达了将这种精华融入自身,以滋润精神之根。这一句强调了内丹对灵魂滋养的重要性。
“闭兑留金汞,禁关养魄魂。”这两句诗继续描绘修炼过程中对内外世界的封闭与守护。其中“金汞”指的是心神之精,而“禁关”则是形象地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守护和保护。
“不须行火候,炉里自温温。”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修炼状态。这里的“火候”指的是外丹中的炼制工夫,而“炉里自温温”则是说在内丹修炼中,不需要刻意追求外部的热力,因为内心世界本身就能达到一种温暖和谐的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内丹术中的修炼过程,表达了一种对精神提升与自我修养的深刻追求。
云漏斜阳,放帘额半晴,旋又吹黑。
听两点三声,屋檐馀滴。
半堕杨花吹又起,东风摇曳如怜惜。
任蛛丝、空际噀珠,欲网无力。凄绝。西园陈迹。
有阴苔凑绿,新韭肥碧。念剪烛西窗,晤言何日。
满院烟芜催暝早,隔灯听响荒街屐。思今夕。
万一故人来得。
是一段、天涯愁绪。绿遍东风,未飘香絮。
倩影毵毵,陌头摇碎几丝雨。
送人多矣,休软逐、红尘舞。
愿绾住春光,奈惹得、花飞无主。莫误。
怕柔痕剪断,错认玉关歧路。高楼日暮。
算蓉镜、翠眉生妒。
忍看那、尽意缠绵,把无数、闲愁牵住。
听几处、笛声如怨,寸肠千缕。
小雨催诗,高柯堕叶,凄凉作尽秋声。
恨已难消,秋声更不堪听。
朝来试捲疏帘看,惜庭花、一半飘零。
最萧条,篱菊开迟,未著寒英。
家乡迢递三千里,怅怀人滋味,几次曾经。
天末遥峰,青青遮断归程。
归书但道安无恙,纵伤心、怕说离情。
到重阳,不插茱萸,也自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