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游得二子,淡如秋空云。
长头喜问事,坦腹意自真。
但饱北山蔬,固应嗤阿伦。
句法未得妙,画品如入神。
岂兹一漫士,可并千载人。
交游得二子,淡如秋空云。
长头喜问事,坦腹意自真。
但饱北山蔬,固应嗤阿伦。
句法未得妙,画品如入神。
岂兹一漫士,可并千载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提到的“二子”,即两位朋友,他们的交往如同秋日天空中的白云,既淡泊又悠远。诗人形容这两位朋友的外貌特征,一个有着长长的头发,喜欢询问世事;另一个则坦诚直率,内心真实。他们生活简朴,以北山的蔬菜为食,这种生活方式让诗人觉得他们可能不屑于世俗的奢华。
诗人还提到,虽然这两位朋友在创作(可能是指文学或艺术)上尚未达到极致的境界,但其作品已达到了高超的水平,仿佛进入了艺术的神妙之境。最后,诗人感慨,这样的两位朋友,虽为平凡之士,却足以与千古之人并列,体现了他对友谊和才华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评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友情的美好与价值,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普天乐新岁,数县鸣哀鸿。
念此嗷嗷民,孰非怀保中。
乘春宜布泽,况彼四者茕。
南望沮洳乡,连岁鲜遇丰。
赈恤虽频施,岂尽苏疲癃。
一夫不获所,饥溺吾应同。
面咨授方伯,接赈敕司农。
迩闻水渐涸,麦种虞全空。
速给耕及时,或得饥肠充。
剔鬟乏良方,勤民惟省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