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由弯崎至罗汉门杂咏·其一》
《由弯崎至罗汉门杂咏·其一》全文
清 / 郑兼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一字排空列翠长,东南形势纪台阳。

舆中睡入弯崎路,回首青山失大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弯崎至罗汉门沿途的景色与感受,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

首句“一字排空列翠长”,以“一字”形容山岭连绵不绝,如同在空中排列开来的绿色长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脉的壮丽与延伸感。这里的“翠”字,不仅指颜色的青绿,更蕴含了生机勃勃、清新脱俗之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与脉动。

次句“东南形势纪台阳”,点明了地理位置和方位,暗示着这片土地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这里的“纪台阳”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标或区域,通过这一句,读者可以想象到这片土地在东南方向的地理格局和历史地位,或许曾是军事要塞或是文化中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人文价值。

接下来,“舆中睡入弯崎路”,描述了行进途中的一种状态,仿佛在车舆之中,随着蜿蜒的道路逐渐沉入梦乡。这不仅是一种旅途中的体验,也暗含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放松,或许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浸,亦或是对旅途劳顿的暂时忘却。这种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融合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情感层次。

最后,“回首青山失大冈”,在回望之际,原本连绵的青山似乎在视野中消失,只剩下远处的大山轮廓。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是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它提醒人们,即使眼前的一切美好都终将逝去,但心中的记忆与感悟会成为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美与深邃,同时也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思,引人深思。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心灵与自然对话的产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郑兼才
朝代:清   号:六亭   籍贯:福建德化三班硕杰   生辰:1758~1822

清嘉庆三年(1798)解元。是福建名解元之一,《台湾县志》、《台湾府志》纂修者
猜你喜欢

紫骝马

人好马亦好,翩翩美少年。

挫金兼喷玉,逐电不劳鞭。

长楸蹀躞去,草色碧如烟。

徒矜呼鹰手,更胜斗鸡钱。

边城烽火急,肯为向幽燕。

(0)

京华元夕诗·其十三

太乙淫祠起汉家,至今灯火兴逾赊。

南油西漆皆腾贵,青玉文螭敢浪誇。

味道吟成尘逐马,江淹赋就笔生花。

太平文物繁都会,不用东京纪梦华。

(0)

送萧丞罢官归大庾

几年吏隐共微官,九折悲歌行路难。

老去哦松堪自寄,归来弹铗好谁看。

剑横丰水双龙杳,马散吴门匹练寒。

何事东风将别恨,嘤嘤啼鸟属春阑。

(0)

姑苏春情五首·其四

骚客乘春日半臐,翩翩步障散红云。

柔桑陌上逢秦女,青翰舟中见鄂君。

芳树莺声偷玉笛,远郊草色上罗裙。

春深预约兰亭饮,肯信流觞属右军。

(0)

江阴支河

江近潮偏急,喧声滚洳沙。

河回刚没胫,水浅不胜槎。

两岸多修竹,三秋见落花。

还从鸡犬里,错认武陵家。

(0)

宝带桥夜泊玩月二首·其二

潮归月落夜渐分,人语空江隔岸闻。

化鹤道士不入梦,弄珠神女能为云。

天上白榆侵桂树,枝间乾鹊随鸦群。

秋近骚人无限意,乘流东下吊湘君。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