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周明堂故基在泰山下》
《观周明堂故基在泰山下》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帝行先出震,兹土表青阳。

对岳朝群后,膺符筑九房。

阴阳随向背,天地象圆方。

环水形裁璧,疏窗色顺乡。

时巡春首幸,景侧昼偏长。

礼乐承三统,华夷奉一王。

经年宏构泯,易姓故基荒。

难睹周人制,徒闻王者堂。

基崇占积厚,隅广卜图昌。

禾黍荣为垄,牛羊践作场。

伫瞻停服马,不至感鸣凰。

勿须伤已毁,布政俟今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文明的追思与感慨。诗人王慎中以“观周明堂故基在泰山下”为题,通过描述周代明堂遗址的景象,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古代文明的敬仰之情。

首句“帝行先出震,兹土表青阳”,开篇即以帝王出行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明堂作为祭祀天地、祈求丰收的重要场所,其选址在春阳之地,寓意着新生与希望。接下来,“对岳朝群后,膺符筑九房”则进一步描绘了明堂的庄严与神圣,它面对高山,朝拜四方,象征着天子的权威与对天下的统治。

“阴阳随向背,天地象圆方”两句,运用自然现象来比喻明堂的布局,体现了古人对宇宙秩序的理解和追求。随后,“环水形裁璧,疏窗色顺乡”则通过水的环绕和窗户的设计,展现了明堂建筑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时巡春首幸,景侧昼偏长”描绘了帝王巡视明堂的情景,春日里,帝王的驾临使得时间似乎变得特别悠长,充满了庄重与神圣。接下来,“礼乐承三统,华夷奉一王”表达了明堂不仅是周代礼仪制度的体现,也是天下万国共同尊奉的象征,体现了周代文化的包容性和影响力。

“经年宏构泯,易姓故基荒”两句,诗人感叹明堂历经多年,如今只剩下废墟,易姓更替,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往。接着,“难睹周人制,徒闻王者堂”表达了对周代文明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基崇占积厚,隅广卜图昌”则从明堂的基址和角落出发,寄托了对未来繁荣昌盛的期望。最后,“禾黍荣为垄,牛羊践作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暗示了文明的兴衰与自然界的循环。

整首诗通过对明堂故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宏伟,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王慎中的这首诗,既是对古代文明的致敬,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淮西夜坐

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

莫怪行人头尽白,异乡秋色不胜多。

(0)

相如

相如美词赋,气侠殊缤纷。

汶山凤皇下,琴心谁独闻。

阳昌与成都,贵贱岂足分。

子虚乃同时,飘然气凌云。

卧托文园终,不受世訾氛。

清晖缅难竟,遗书《封禅文》。

知音偶一时,千载为欣欣。

上有汉武皇,下有卓文君。

(0)

太常引

长渊西去接连昌。无日不花香。云雨楚山娘。

自见了、教人断肠。

弦中幽恨,曲中私语,孤凤怨离凰。刚待不思量。

兀谁管、今宵夜长。

(0)

得道阳

七月庚辛海水深,一轮明月运天心。

饭熟须知薪趁火,衣成不离线因针。

修就无为七宝身,还令当日到如今。

白虎吼时频擒捉,黑龟行处转思寻。

(0)

论诗三十首·其二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0)

论诗三十首·其十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