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鹤应疑凫雁苦,夏虫未惯雪霜寒。
隐居颜氏终安巷,垂钓严生自有滩。
破宅不归尘可扫,下田初种水应漫。
退耕尚作悠悠语,拙宦犹须步步看。
野鹤应疑凫雁苦,夏虫未惯雪霜寒。
隐居颜氏终安巷,垂钓严生自有滩。
破宅不归尘可扫,下田初种水应漫。
退耕尚作悠悠语,拙宦犹须步步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再次前韵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野鹤和夏虫为喻,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环境的厌倦。他提到野鹤可能会疑惑为何鸭雁要承受辛苦,而夏天的虫子无法适应冬天的雪霜寒冷。诗人以颜回和严光两位历史上的隐士为例,他们选择在简陋的巷中安居和独自垂钓,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生活。
诗中“破宅不归尘可扫,下田初种水应漫”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场景,即使破旧的住所也不妨碍内心的清净,初春耕种时水面可能还会泛滥,但这正是自然的生动写照。最后两句,“退耕尚作悠悠语,拙宦犹须步步看”,表达了诗人虽然已经退隐但仍保持谨慎态度,每一步都深思熟虑,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对仕途的淡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寓言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理想追求以及对世事的洞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
中巴旧说古刀州,环壁依城水自流。
鱼米岂殊京洛在,人民轻向死生不。
我来二载无青眼,心叹三农空白头。
修禊何妨书即事,放怀杯酒问田畴。
汉宫姝丽地,华观连珍台。
娥眉三千人,皆自良家来。
昭君乃独出,负色羞自媒。
一为丹青误,白雪成缁埃。
结欢万里外,不得少徘徊。
车马怅不前,观者为悲摧。
空令琵琶曲,千载传馀哀。
物生美恶混,天意未易回。
兰茝苟不珍,且愿生蒿莱。
荆州太守驾朱轓,宝笔题诗出御前。
应厌笙歌消暇日,欲将才业效当年。
千章翠木云间寺,百丈清江雪后船。
看取古来良吏迹,苍碑突兀岘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