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身外更何猜,坐石看云养圣胎。
名在好诗谁逐去,迹依闲处自归来。
时添瀑布新瓶水,旋换旃檀旧印灰。
晴出寺门惊往事,古松千尺半苍苔。
心中身外更何猜,坐石看云养圣胎。
名在好诗谁逐去,迹依闲处自归来。
时添瀑布新瓶水,旋换旃檀旧印灰。
晴出寺门惊往事,古松千尺半苍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自贻》。诗人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心中身外更何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自信和清醒,他的心灵独立于尘世之外,不受外界干扰。"坐石看云养圣胎"则描绘出诗人静坐岩石,观赏流动的云彩,以此修身养性,培养高尚的情操。
接下来的"名在好诗谁逐去,迹依闲处自归来"表明诗人的名声建立在其诗歌之上,但他并不追求外界的认可和追随。他的足迹留在安静的地方,而他自己则自然回归到这个清净的环境中。
"时添瀑布新瓶水,旋换旃檀旧印灰"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他用新的泉水灌注于古老的酒瓶之中,同时更换佛教仪式中的香灰和木炭。这些行为体现出一种对传统与新生的平衡处理,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精神修养的执着。
最后,"晴出寺门惊往事,古松千尺半苍苔"则是诗人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走出寺庙,回忆起过去的事情,同时对眼前高大的古松和其上覆盖的苔藓产生了深深的感慨。这里的景象既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沉思。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文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个人内在修养的成果。
孤坐念平昔,悽然垂涕洟。
他乡二十游,故里四十归。
父老略已尽,后来异襟期。
卑躬揖我进,反顾问我谁。
譬彼古器物,形模漫瑰奇。
尧冠落战国,不贵理亦宜。
嘿塞习蹇吃,迟徊避横飞。
秋风吹我须,萧飒近素丝。
多感属暮齿,难交困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