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乡佐识名贤,瞥眼而今十二年。
展墓风霜惊宿草,思乡心事付楼船。
云开巫峡千家月,秋敛巴江一镜天。
须信圣明虚席待,春来遥望着回鞭。
自从乡佐识名贤,瞥眼而今十二年。
展墓风霜惊宿草,思乡心事付楼船。
云开巫峡千家月,秋敛巴江一镜天。
须信圣明虚席待,春来遥望着回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缜所作的《送蒋一庵少司徒予告展墓归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归乡祭祖的深情厚谊与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自从乡佐识名贤”,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识缘起,从地方官吏的视角认识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名士。接下来,“瞥眼而今十二年”一句,以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两人友情的深厚与久远。
“展墓风霜惊宿草”描绘了友人归乡祭祖时的场景,通过“风霜”和“宿草”的意象,既表现了时节的变换,也暗含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思乡心事付楼船”则直接抒发了友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将复杂的情感寄托于归途中的船只之上。
“云开巫峡千家月,秋敛巴江一镜天”两句,运用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来渲染氛围,巫峡的云开月现,巴江的秋色如镜,不仅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也寓意着友人归乡之路的光明与希望。最后,“须信圣明虚席待,春来遥望着回鞭”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许与祝福,预示着友人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前路如何,都有圣明之主的期待与支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也有对友人归乡祭祖的关怀,更有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采药层城远,寻师海路赊。
玉壶横日月,金阙断烟霞。仙人何处在?
道士未还家。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
春酿煎松叶,秋杯浸菊花。
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
使回高品满城传,亲见沂公在阵前。
百里旗幡冲即断,两重衣甲射皆穿。
探知点检兵应怯,算得新移栅未坚。
营被数惊乘势破,将经频败遂生全。
密招残寇防人觉,遥斩元凶恐自专。
首让诸军无敢近,功归部曲不争先。
开通州县斜连海,交割山河直到燕。
战马散驱还逐草,肉牛齐散却耕田。
府中独拜将军贵,门下兼分宰相权。
唐史上头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
山中砖塔闭,松下影堂新。
恨不生前识,今朝礼画身。
惜岁岁今尽,少年应不知。
凄凉数流辈,欢喜见孙儿。
暗减一身力,潜添满鬓丝。
莫愁花笑老,花自几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