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帆曲折指清淮,篷底明窗面面开。
洛下春风吹欲到,江南明月载之来。
蘼芜径畔波双桨,杨柳亭前酒一杯。
何处楼头数声笛,吹将愁绪不堪裁。
征帆曲折指清淮,篷底明窗面面开。
洛下春风吹欲到,江南明月载之来。
蘼芜径畔波双桨,杨柳亭前酒一杯。
何处楼头数声笛,吹将愁绪不堪裁。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于水上的景象,充满了流动与变换之美。首句“征帆曲折指清淮”,以“征帆”和“清淮”为背景,展现了一幅航行图景,帆船在水流中蜿蜒前行,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感。接着,“篷底明窗面面开”一句,将视角转向船内,窗户敞开着,让光线与视野得以延伸,营造出一种开放、通透的空间感。
“洛下春风吹欲到,江南明月载之来”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北方的春风与南方的明月巧妙结合,既表达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暗示了时空的转换,给人一种穿越感。春风似乎即将抵达,而明月则仿佛载着远方的景象而来,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蘼芜径畔波双桨,杨柳亭前酒一杯”描绘了舟行途中的小景,蘼芜径旁的波浪轻轻拍打着双桨,杨柳亭前主人举杯畅饮,既有自然的宁静和谐,也有生活的闲适情趣。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的美好瞬间的捕捉与欣赏。
最后,“何处楼头数声笛,吹将愁绪不堪裁”以笛声作为收尾,将情感推向高潮。笛声从远处传来,似乎在诉说着离愁别绪,这种情绪与前面的欢快场景形成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旅途的愉悦,也有淡淡的忧伤,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多样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