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剧偶作》
《观剧偶作》全文
明 / 卢若腾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老人年来爱看戏,看到三更不渴睡;

所喜离合与悲欢,末后半场可人意。

模糊世界谁忍真,满前脸花兼眉翠;

嗔喜之变在斯须,倏而狰狞倏妩媚。

抵掌谈论风生舌,慷慨悲歌泉涌泪;

岂有性情在其间,妆点习惯滋便利。

无数矮人场前观,优孟居然叔敖类;

插科打诨态转新,竟是收场成底事!

老人虽老眼未眊,见此面目增怒恚。

我欲逃之无何乡,云海茫茫乏羽翅;

我欲闭户学聋哑,百病交攻难久视。

祗应饱看梨园剧,潦倒数杯陶然醉。

(0)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至清代初年的诗《观剧偶作》是卢若腾的作品,诗人以老年人看戏为切入点,描绘了戏剧表演中的情感起伏和人物形象。首句“老人年来爱看戏”,展现了老年人对戏曲的热爱,而“看到三更不渴睡”则体现了戏曲的魅力使他们忘却疲倦。

“所喜离合与悲欢,末后半场可人意”表达了观众对戏剧情节的期待,尤其是高潮部分能够触动人心。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模糊世界谁忍真,满前脸花兼眉翠”描绘了舞台上的妆容和角色变化,暗示了戏剧中角色情绪的瞬息万变。

诗人进一步指出,“嗔喜之变在斯须,倏而狰狞倏妩媚”,揭示了演员精湛的演技,能够在短时间内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然而,诗人也看到了戏剧背后的虚饰,“抵掌谈论风生舌,慷慨悲歌泉涌泪”,认为这些情感并非真实,而是为了迎合观众习惯。

“无数矮人场前观,优孟居然叔敖类”暗讽了看客们的盲目,将戏剧人物与历史人物相提并论,而“插科打诨态转新,竟是收场成底事”则揭示了戏剧结局往往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尽管可能并不符合诗人的价值观。

最后,诗人以“老人虽老眼未眊,见此面目增怒恚”表达对这种现象的不满,但又自嘲无法逃避,“我欲逃之无何乡,云海茫茫乏羽翅”。他甚至考虑闭门不出,但“百病交攻难久视”,暗示身体状况不佳。诗的结尾,诗人只能选择“祗应饱看梨园剧,潦倒数杯陶然醉”,借酒浇愁,以此来排解心中的不快。整首诗以戏中人生映射现实,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卢若腾
朝代:明

卢若腾,又字海运,号牧洲;文号留庵。明末清初福建同安县金门贤厝人。1598年(明神宗万历廿八年)出生,1640年(明崇祯庚辰十三年)与潘湖黄锡衮同榜进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尝官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道。驻宁波,兴利除弊,遣爱在民,有“卢菩萨”之称。他支持郑成功收复台湾并于1664年赴台投郑,至澎湖突然病重而卒。著有《留庵文集》、《方舆互考》、《岛噫诗》、《与耕堂随笔》、《岛居随录》等。
猜你喜欢

嘉东莞诗

沙贝风烟接莞天,政声藉藉到门前。

不知卓曾循良政,兼有风流水部贤。

(0)

丁未七月二日云路七父老携酒过予水帘洞共语甚适

岩扉半掩水帘遮,宴坐无言到日斜。

七老携壶出云路,来看岩畔落天花。

(0)

方广寺僧圆林送藤竹二杖作

方竹红藤来上方,入手振之声琅琅。

天台有路终须到,只在衰翁柱杖傍。

(0)

喜新会学沃掌教违众不远四百里来过甘泉归似何明府何如也

时辈纷纷反眼轻,白头谁鼓铁江?。

故人族子知多少,惟有当年尹彦明。

(0)

入黄龙洞口迟王石屏黄门戴角峰侍御口占

劄劄肩舆相后先,闻君尚在一把莲。

行行十步九回首,及早相将到洞天。

(0)

题陈郎主清别号

主清一以清,为洗世间浊。

君家石䃱流,千丈从天落。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