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花风落正堪怜,好鸟飞来近我前。
似惜春归情谩诉,雅含歌调谱难传。
令人倚树立不倦,欹枕抛书起又眠。
况复流泉当户外,匣琴终日懒挥弦。
庭花风落正堪怜,好鸟飞来近我前。
似惜春归情谩诉,雅含歌调谱难传。
令人倚树立不倦,欹枕抛书起又眠。
况复流泉当户外,匣琴终日懒挥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中的自然景致与内心情感的细腻交融。首句“庭花风落正堪怜”,以“怜”字表达了对飘零落花的同情,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好鸟飞来近我前”,通过鸟儿的飞临,为静谧的庭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似惜春归情谩诉,雅含歌调谱难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他似乎在用鸟鸣表达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之情,但这种情感却难以用音乐的语言完全传达出来,隐喻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复杂的沟通方式。
“令人倚树立不倦,欹枕抛书起又眠”,诗人被这自然景象所吸引,无论是站立还是躺卧,都难以忘怀,甚至在读书时也因窗外景色而分心,最终选择放下书本,再次沉入梦乡。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迷恋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况复流泉当户外,匣琴终日懒挥弦”,室外潺潺的流水声与室内的闲置琴弦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外界自然之美的持续存在,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微妙流露,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幽居场景,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翛然堕洲渚。
黄芦低摧雪翳土,凫雁静立将俦侣。
往时所历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暮气沈舟暗鱼罟,攲眠呕轧如闻橹。
颇疑道人三昧力,异域山川能断取。
方诸承水调幻药,洒落生绡变寒暑。
金坡巨然山数堵,粉墨空多真漫与。
大梁崔白亦善画,曾见桃花净初吐。
酒酣弄笔起春风,便恐漂零作红雨。
流莺探枝婉欲语,蜜蜂掇蕊随翅股。
一时二子皆绝艺,裘马穿羸久羁旅。
华堂岂惜万黄金,苦道今人不如古。
郁金香是兰陵酒,枉入诗人赋咏来。
庭下北风吹急雪,坐间南客送寒醅。
渊明未得归三径,叔夜犹同把一杯。
吟罢想君醒醉处,钟山相向白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