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无观古真人,我独观此众妙门。
夫物芸芸各归根,众中得一道乃存。
道人晨起开东轩,趺坐一醉扶桑暾。
馀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几清而温。
欲收月魄餐日魂,我自日月谁使吞。
湛然无观古真人,我独观此众妙门。
夫物芸芸各归根,众中得一道乃存。
道人晨起开东轩,趺坐一醉扶桑暾。
馀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几清而温。
欲收月魄餐日魂,我自日月谁使吞。
此诗描绘了诗人独自观赏一座名为“众妙门”的道观的情景。"湛然无观古真人"表明这是一处不为人知的古老道观,而诗人则是唯一的欣赏者。"夫物芸芸各归根,众中得一道乃存"寓意于万事万物皆有其本源,关键在于领悟其中的道理。
接着,"道人晨起开东轩,趺坐一醉扶桑暾"写出了道士清晨起床,打开东边的窗户,然后盘腿而坐饮酒至酣,手扶着窗棂。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自得的生活画面。
"馀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几清而温"则是描述阳光透过玻璃盆映照在窗棂上,给人一种明亮而又温暖的感觉。这一段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象,也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欲收月魄餐日魂,我自日月谁使吞"表现出诗人超脱尘世,想要吸纳月亮之精华,摄取太阳之灵魂,显示了他追求自然万物本质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宇宙、生命的深刻体悟与超然态度。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描绘道观中的宁静生活和对自然界的深切感悟,展现了诗人苏轼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志趣。
泽国秋光淡,诗家夜会清。
雨馀逢月色,风静得琴声。
小径幽虫绝,寒阶落叶并。
尝茶不拟睡,自起绕池行。
万里不自照,清光随雨休。
可堪幽魄死,还似去年秋。
有笛悲遥夜,无人在远楼。
共谁高枕卧,相与梦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