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唐师宗归金华》
《送唐师宗归金华》全文
明 / 汪广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桐树花残春昼迟,星源门外送君时。

到家已是三月尽,别路休辞十日期。

南省故交烦寄语,东垣遗范慎论思。

山杯纵饮终难醉,谩托长吟写素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送唐师宗归金华》。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友人的关怀。

首句“桐树花残春昼迟”,以桐花凋零、春日渐晚的景象,渲染出离别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相聚的短暂。接着,“星源门外送君时”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以及送行的时间,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主题。

“到家已是三月尽,别路休辞十日期。”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关切,预估友人回家的时间,同时也暗示了分别后的思念之情。通过“三月尽”和“十日期”的具体时间设定,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感和情感的深度。

“南省故交烦寄语,东垣遗范慎论思。”这两句则转向对友人的嘱托和期望,希望友人在归途中能向老朋友传达自己的消息,并在未来的日子里谨慎思考,保持品德修养。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道德品质的重视。

最后,“山杯纵饮终难醉,谩托长吟写素丝。”这两句以饮酒和吟诗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即使在山间畅饮也无法真正忘却离愁,只能通过吟诗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这里的“素丝”可能象征着友情的纯洁与长久,也可能是对友人品格的赞美。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品德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汪广洋

汪广洋
朝代:明   字:朝宗   籍贯:江苏高邮   生辰:? ~1379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你喜欢

次韵答许西溪

忆昔送别黄花秋,乌纱破帽霜满头。

别来作诗屡问讯,梦中载酒时遨游。

兵戈同历十二载,鸺鹠夜啼云霭霭。

全家老稚幸逃生,又阅桑田变沧海。

启荣之乐今有馀,勿谓比荣年不如。

岘山一望三太息,襄阳耆旧晨星疏。

(0)

忆昨四首·其二

灵岩好在涵空谷,图画天开两洞庭。

云日长天摇积水,蛟龙九月弄飞霆。

舟归范蠡江湖远,兵压阊门草木腥。

欲就吴王借秋剑,砚池星月洗秋萍。

(0)

甲戌和萧孚有见寿二首·其一

少日曾期诸子先,如今潦倒且尊前。

鬓丝夜雨穷东野,城屋秋风老玉川。

自度新词传玉笛,莫将旧事问铜仙。

文章星斗真何用,但把长镵了暮年。

(0)

夏初城西楼宴集

轻阴翳高屋,夕阳在遥山。

空濛乱紫翠,变化顷刻间。

凭虚一以眺,众景何斑斑。

甍栋散高下,冈峦如断环。

孤樯出窗暧,飞鸟时去还。

客佳饮逾多,感此良会艰。

眷言名利徒,谁能同此閒。

势集易傲俗,有求多俯颜。

悦己嫉来式,违时伤废班。

百年一丘墟,劳生共尘寰。

愿与王子乔,骑凤相追攀。

(0)

开岁三日池上小立

今日天气暖,已似三月春。

经冬雨雪少,风起辄生尘。

道人幽行倦,树下一正巾。

流水见两鬓,一笑叹我身。

日光堕木叶,满沼黄金鳞。

白云行其间,游鯈动奫沦。

偶然景与遇,亦足适吾真。

人生会心处,何必穷其滨。

芸芸黄埃中,勿语行道人。

(0)

和叔夏寄童质夫

溪头春水绿欲沽,溪上行人马蹄滑。

溪山周匝空翠香,驻马看山惜不发。

有客有客苍髯眉,兰襟蕙带光参差。

手携鲤鱼压清酒,劝我且复留斯须。

道傍废垣藓花裂,昔人富贵春云灭。

此时不饮将奈何,为君醉倒溪头月。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