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树花残春昼迟,星源门外送君时。
到家已是三月尽,别路休辞十日期。
南省故交烦寄语,东垣遗范慎论思。
山杯纵饮终难醉,谩托长吟写素丝。
桐树花残春昼迟,星源门外送君时。
到家已是三月尽,别路休辞十日期。
南省故交烦寄语,东垣遗范慎论思。
山杯纵饮终难醉,谩托长吟写素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送唐师宗归金华》。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友人的关怀。
首句“桐树花残春昼迟”,以桐花凋零、春日渐晚的景象,渲染出离别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相聚的短暂。接着,“星源门外送君时”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以及送行的时间,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主题。
“到家已是三月尽,别路休辞十日期。”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关切,预估友人回家的时间,同时也暗示了分别后的思念之情。通过“三月尽”和“十日期”的具体时间设定,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感和情感的深度。
“南省故交烦寄语,东垣遗范慎论思。”这两句则转向对友人的嘱托和期望,希望友人在归途中能向老朋友传达自己的消息,并在未来的日子里谨慎思考,保持品德修养。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道德品质的重视。
最后,“山杯纵饮终难醉,谩托长吟写素丝。”这两句以饮酒和吟诗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即使在山间畅饮也无法真正忘却离愁,只能通过吟诗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这里的“素丝”可能象征着友情的纯洁与长久,也可能是对友人品格的赞美。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品德的深刻理解。
忆昔送别黄花秋,乌纱破帽霜满头。
别来作诗屡问讯,梦中载酒时遨游。
兵戈同历十二载,鸺鹠夜啼云霭霭。
全家老稚幸逃生,又阅桑田变沧海。
启荣之乐今有馀,勿谓比荣年不如。
岘山一望三太息,襄阳耆旧晨星疏。
轻阴翳高屋,夕阳在遥山。
空濛乱紫翠,变化顷刻间。
凭虚一以眺,众景何斑斑。
甍栋散高下,冈峦如断环。
孤樯出窗暧,飞鸟时去还。
客佳饮逾多,感此良会艰。
眷言名利徒,谁能同此閒。
势集易傲俗,有求多俯颜。
悦己嫉来式,违时伤废班。
百年一丘墟,劳生共尘寰。
愿与王子乔,骑凤相追攀。
今日天气暖,已似三月春。
经冬雨雪少,风起辄生尘。
道人幽行倦,树下一正巾。
流水见两鬓,一笑叹我身。
日光堕木叶,满沼黄金鳞。
白云行其间,游鯈动奫沦。
偶然景与遇,亦足适吾真。
人生会心处,何必穷其滨。
芸芸黄埃中,勿语行道人。
溪头春水绿欲沽,溪上行人马蹄滑。
溪山周匝空翠香,驻马看山惜不发。
有客有客苍髯眉,兰襟蕙带光参差。
手携鲤鱼压清酒,劝我且复留斯须。
道傍废垣藓花裂,昔人富贵春云灭。
此时不饮将奈何,为君醉倒溪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