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姑合伴王袁死,两婢荷梅死更奇。
海上鹃啼悲玉带,冢中鱼贯葬琼枝。
法华寺畔寻诗碣,魁斗山头吊冷祠。
竹沪遥遥埋白发,城南风雨走灵旗。
秀姑合伴王袁死,两婢荷梅死更奇。
海上鹃啼悲玉带,冢中鱼贯葬琼枝。
法华寺畔寻诗碣,魁斗山头吊冷祠。
竹沪遥遥埋白发,城南风雨走灵旗。
这首诗描绘了五妃墓的凄美景象与哀悼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
首联“秀姑合伴王袁死,两婢荷梅死更奇”以秀姑与王袁的合伴之死,以及两婢荷梅的死更为奇特,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暗示了墓中人物的非凡命运。
颔联“海上鹃啼悲玉带,冢中鱼贯葬琼枝”运用了海上的杜鹃啼鸣与玉带的悲凉,以及冢中琼枝的鱼贯而葬,形象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逝者身份的尊贵与哀荣。
颈联“法华寺畔寻诗碣,魁斗山头吊冷祠”则将场景转换至法华寺畔与魁斗山头,通过寻找诗碣与吊唁冷祠的行为,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体现了后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哀悼。
尾联“竹沪遥遥埋白发,城南风雨走灵旗”以竹沪的遥远与白发的埋葬,以及城南风雨中的灵旗,生动地描绘了墓地的荒凉与哀伤,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思念与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五妃墓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逝者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哀悼之情,具有浓郁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月烟黄黄日烟紫,井干苔绣辘轳毁。
湖漘澜翻失九鲤,九仙老衰叫不起。
当年呼龙饮龙津,金鎞刮海海似银。
虚皇押敕授栌简,井畔开明锁玉槛。
月炉忽报丹火青,白男赤女声娇儜。
此时此井湛复满,九仙掉头不肯管。
金天掣日玻璃摇,斜山风雨盘灵箫。
秦皇汉武汲不得,淮南鸡犬久垂隔。
火井萧寥丹井塞,铜盘仙人泪沾臆。
仙乎仙乎亦何益。
李侯画松如老螭,著纸俱作鳞之而。
破空势起不得住,风雨一霎迷天池。
阿兄矫矫岁寒操,秉质况是山林姿。
特令写此好根节,要使俗子惊须髭。
顾我园荒旧三径,故物入眼宜为辞。
披图一笑镫影黝,霜华摇动青铜皮。
古香满地寒不扫,黛色参天疏自支。
想见萧斋挂壁夜,定有云气归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