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独秀台和徐意一韵》
《登独秀台和徐意一韵》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老树凭高看,幽禽向静听。

霜轻冬意薄,日正午阴停。

榻侧从他鼾,江头自独醒。

居然山是似,环顾等繁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xiùtáiyùn
sòng / céngbǎi

lǎoshùpínggāokànyōuqínxiàngjìngtīng

shuāngqīngdōngbáozhèngyīntíng

cónghānjiāngtóuxǐng

ránshānshìhuánděngfánxīng

翻译
老树居高俯瞰,静鸟倾听深幽。
冬霜微薄,午时阳光暂停照耀。
榻边任他人沉睡,江畔我独自清醒。
山水如画,环顾四周,星星点点仿佛繁星落人间。
注释
老树:年老的大树。
凭高:站在高处。
幽禽:安静的鸟儿。
静听:静静地聆听。
霜轻:霜降轻微。
冬意薄:冬天的气息淡薄。
日正午:正午时分。
阴停:阳光暂时停止照射。
榻侧:床边。
鼾:打鼾声。
江头:江边。
自独醒:独自清醒。
居然:竟然。
山是似:山水如同。
环顾:环视四周。
等繁星:如同繁星点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开篇“老树凭高看,幽禽向静听”两句,设置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古老的树木站立在高处,如同观察者一般俯瞰着周围的世界;而那些深居简出的鸟类,则是那么安静地倾听着周遭的声音。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怀。

紧接着,“霜轻冬意薄,日正午阴停”两句,通过对季节和天气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感。霜冻虽轻,却已透露出冬天即将到来的信息;而阳光直射之时却出现了阴影,似乎在暗示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无常。

“榻侧从他鼾,江头自独醒”则是对诗人个人状态的一种写照。榻,即床几,侧睡之声,是别人的鼾声,而诗人自己却清醒地坐在江边。这两句强化了诗人与世隔绝、心境澄明的意象。

最后,“居然山是似,环顾等繁星”两句,则将这种超脱物外的情怀推向高潮。诗人在山中居住,就像那些繁多的星辰一般,每一个都独立而独特。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一种肯定。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活动的真实反映,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避暑山庄作·其二

閒斋偶启旧书帷,昔日今时有所思。

试想山容天外老,即看花影座中移。

食苹野鹿穿林过,华黍香风隔岭吹。

物土耕桑今倍万,含哺都道圣恩贻。

(0)

揽胜轩作

萧寺据崇岭,烟岚时出没。

地迥无俗尘,树古有嘉樾。

便道礼法相,金风拂明发。

坐我揽胜轩,薄爽侵眉发。

翠旌转盘磴,骄马嘶芳埒。

野花散晚馨,山果垂朱核。

低眼睨鸟背,拂袖招云窟。

所见总绝胜,拈吟兴无歇。

稍事学伊蒲,憩息尝笋□。

顿忘八珍味,藉以参禅悦。

一晌适幽静,六辔侵寻别。

山僧跪道旁,公案不须说。

半院分汝住,饱宿清秋月。

(0)

六月二十九日作·其二

乘凉俯碧漪,秋到已先知。

清露花间坠,微风竹外吹。

湖光新裂帛,山色自疏眉。

一岁平分去,流阴惜者谁。

(0)

湖北巡抚晏斯盛进喜雨诗因用其韵赋诗志怀·其一

宵衣每问夜将阑,元日祈年礼泰坛。

二釜要图风俗本,万方生计庙廊端。

治安蒿目惭心窟,饥溺为怀发性湍。

自擘封章知待泽,楚云南望几凭栏。

(0)

养心殿碧桃树·其二

岂是春光为少留,新愁旧恨记从头。

由来仙树元都种,不落诗人泪不休。

(0)

桃花寺八景以题为韵·其五云外赏

有桃即武陵,何必寻源上。

忘俗即丹台,何必求方丈。

虚斋古而朴,福地萧且爽。

得彼环中妙,乐此云外赏。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