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浔阳水,相传异禹年。
九流归一壑,极目见庐山。
阳鸟随春尽,彭蠡入夜寒。
荆扬归浩荡,楼橹几时安。
此日浔阳水,相传异禹年。
九流归一壑,极目见庐山。
阳鸟随春尽,彭蠡入夜寒。
荆扬归浩荡,楼橹几时安。
这首诗名为《望庐山》,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宋育仁所作。诗中描绘了浔阳江水的壮丽景象,暗示其历史悠久,甚至追溯到大禹时代。"九流归一壑"形象地展示了江水汇聚的壮观,而远眺庐山,则给人以视觉上的开阔和深远感。"阳鸟随春尽"表达了季节更替,阳气消退,夜晚的彭蠡湖面透出寒意。最后两句"荆扬归浩荡,楼橹几时安"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动荡时局的忧虑,期待社会安定,楼船安稳。整首诗借景抒怀,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融入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
舍北散閒步,秋原见烟树。
水边得一村,彳亍斜通路。
临流几人家,时于竹间露。
篱舍乐鸡犬,溪石习鸥鹭。
噫嘻此何地,令我生远慕。
青山隔林看,红叶当门护。
傥得读书庐,便作武陵住。
他日风尘中,定应眷南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