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葺柴关早下帷,贫家父子习毛诗。
传经邀得康成在,订字须关叔重知。
茅屋主人恒菜色,荜门好味只园葵。
先生莫漫歌长铗,花老春深归去迟。
好葺柴关早下帷,贫家父子习毛诗。
传经邀得康成在,订字须关叔重知。
茅屋主人恒菜色,荜门好味只园葵。
先生莫漫歌长铗,花老春深归去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古代私塾生活场景,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家庭亲情。首句“好葺柴关早下帷”点明了塾师对教育的重视,愿意早早地整理好学堂,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接着,“贫家父子习毛诗”则揭示了塾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教授知识,还承担起家庭教师的角色,帮助贫寒家庭的孩子学习《诗经》这样的经典著作。
“传经邀得康成在,订字须关叔重知”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塾师的专业素养和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康成和叔重都是古代著名的学者,这里通过提及他们的名字,暗示塾师在传授知识时力求准确无误,尊重并遵循传统学术的权威。
“茅屋主人恒菜色,荜门好味只园葵”描绘了塾师及其家庭的生活状态,虽然物质条件简陋,但精神世界却丰富多彩。只园葵象征着塾师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满足。
最后,“先生莫漫歌长铗,花老春深归去迟”表达了对塾师的敬意和期待。长铗是古代剑的别称,这里借指塾师的教鞭或象征塾师的职责。诗人劝告塾师不必过于忧虑生活,春天已深,花儿即将凋谢,意味着时间宝贵,应珍惜时光,继续为孩子们的学业付出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私塾教育的温馨画面,以及塾师与学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同时也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久闻使君归,扁舟欲自载。
竟负九日约,吾意良有待。
今朝得得来,适与佳辰会。
名园盛众卉,摇落不少爱。
为语玉林神,无乃风景杀。
春葩发霜枝,一夜作奇怪。
此花红湿处,无如锦城最。
衔来定鸿鹄,万里从雪外。
高情相暖热,置酒出花背。
固知是乡人,岂不在我辈。
西庄见西产,一笑心领解。
主人独妙年,有花正宜戴。
胡为亦见分,无乃嘲老大。
谁令开非时,故遣白发对。
君勿轻白发,发白老更耐。
洛阳刘伯寿,耆英典型在。
醉帽仍插花,岂是儿女态。
还以寿主人,风流更耆艾。
苍松夭矫游龙形,道是冰霜百鍊身。
俯视凡木多彫萎,岁寒耐得始长春。
物类有然人亦尔,此意请质小豪子。
小豪尊甫古之愚,直辞曾慑陵暴徒。
稚虎自有食牛气,见义无勇信非夫。
牵车服贾勤孝养,更向海邦学商战。
负米争传季路贤,吹篪敢先伯氏倦。
伯去星洲仲越南,货殖才多人共羡。
自古意气重男儿,肯为新知倍旧知。
却聘书成怀落落,金钱易掷山难移。
宫入磨蝎磨折定,惟有精神能战胜。
再接再厉事竟成,归来年已逾知命。
独恨树静风不宁,罔极未报涕常零。
况乃雁行先折翼,万里归骨悲原鸰。
由来诗书重孝友,郁郁佳城窀穸厚。
耰锄豆萁两无惭,寿考作人更不朽。
转坤学校能转坤,乾健才华出钗裙。
成绩八年历史在,至今齿颊尚流芬。
回忆生平最劳力,快乐却从勤苦得。
敬我敬人合则留,岂能胁肩望颜色。
襟怀坦荡契天和,渥丹犹作醉颜酡。
哀乐不须丝竹写,惩忿窒欲福寿多。
不见青青坚节在,四时何尝改叶柯。
达尊有三齿居一,内外孙曾已绕膝。
老人星映南极明,恰好青牛度关日。
邮筒远寄预徵诗,欲佐兕觥同介眉。
显亲岂待人爵贵,讴歌即是扬名时。
老我无才空弹指,挥毫不见云烟起。
请君当作海筹看,莫道呕哑难入耳。
《小豪飞函为尊甫芳园封翁寿辰徵诗爰成七古一章却寄》【清·郑国藩】苍松夭矫游龙形,道是冰霜百鍊身。俯视凡木多彫萎,岁寒耐得始长春。物类有然人亦尔,此意请质小豪子。小豪尊甫古之愚,直辞曾慑陵暴徒。稚虎自有食牛气,见义无勇信非夫。牵车服贾勤孝养,更向海邦学商战。负米争传季路贤,吹篪敢先伯氏倦。伯去星洲仲越南,货殖才多人共羡。自古意气重男儿,肯为新知倍旧知。却聘书成怀落落,金钱易掷山难移。宫入磨蝎磨折定,惟有精神能战胜。再接再厉事竟成,归来年已逾知命。独恨树静风不宁,罔极未报涕常零。况乃雁行先折翼,万里归骨悲原鸰。由来诗书重孝友,郁郁佳城窀穸厚。耰锄豆萁两无惭,寿考作人更不朽。转坤学校能转坤,乾健才华出钗裙。成绩八年历史在,至今齿颊尚流芬。回忆生平最劳力,快乐却从勤苦得。敬我敬人合则留,岂能胁肩望颜色。襟怀坦荡契天和,渥丹犹作醉颜酡。哀乐不须丝竹写,惩忿窒欲福寿多。不见青青坚节在,四时何尝改叶柯。达尊有三齿居一,内外孙曾已绕膝。老人星映南极明,恰好青牛度关日。邮筒远寄预徵诗,欲佐兕觥同介眉。显亲岂待人爵贵,讴歌即是扬名时。老我无才空弹指,挥毫不见云烟起。请君当作海筹看,莫道呕哑难入耳。
https://shici.929r.com/shici/Ur4hj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