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四壁萃球琳,通会参馀怯背临。
独喜惜阴澄静照,更因稽古契遐心。
精华四壁萃球琳,通会参馀怯背临。
独喜惜阴澄静照,更因稽古契遐心。
此诗《阅古楼》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其内容深邃,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古物、古籍的深厚兴趣与敬仰之情。
首句“精华四壁萃球琳”,描绘了阅古楼内珍藏丰富,古董、艺术品汇聚一堂的景象,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四周墙壁之上,形象地展示了楼内收藏的珍贵与精美。
次句“通会参馀怯背临”,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时的敬畏与谨慎态度。这里的“通会”指的是广泛学习和理解,“怯背临”则是指在面对这些宝贵知识时的谦逊与不敢轻易触碰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
后两句“独喜惜阴澄静照,更因稽古契遐心”,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独自欣赏古物时的喜悦之情,以及通过研究古籍来契合远古心灵的渴望。这里“惜阴”意味着珍惜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澄静照”则形容内心的平静与清明,如同清澈的水面映照出事物的本质;“稽古”即探究古事,表明诗人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契遐心”则是说与遥远的心灵相契,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上的共鸣与超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敬仰,以及在阅读古物、古籍中寻求精神寄托与自我提升的过程。
浅渚沸微波,炎光漾轻舸。
破蓬漏骄阳,激射如流火。
势迫心愈焦,趋避无一可。
偶然见日阴,前山冒云朵。
安得破空来,向我舟前堕。
旋觉远浦风,浪纹吹细琐。
翻恐披襟当,所遇或相左。
一念既羡人,一念又为我。
中热增萦回,与舟竞颠簸。
何如两相忘,闭目守枯坐。
惟静能制烦,摄心入安妥。
君看狂浪中,舟子牢把舵。
弱冠识君初,皎若玉树倚。
风尘二十年,相见殊不似。
憔悴凋朱颜,升沉感知己。
一别成永隔,相思魂梦里。
当时长安伴,事过如流水。
生者且云散,泉下长已矣。
今日展遗容,仿佛不忍视。
君有耿耿心,未能托素纸。
潜光郁弗耀,昌炽固有俟。
写生但写意,画工虚摹拟。
凄绝故人书,犹望霍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