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万寿晓钟》
《万寿晓钟》全文
明 / 彭赓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玉宇清腾百尺阴,晓钟犹自送遗音。

晨声犬吠春云洞,咒钵龙蟠夜月林。

城柝浸随花雨寂,书声仍傍贝提沉。

当年万寿兴觞祝,此际空馀半树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寺庙中的宁静与庄严氛围。首联“玉宇清腾百尺阴,晓钟犹自送遗音”以“玉宇”形容寺庙的高洁与神圣,百尺阴则暗示了清晨的凉爽与朦胧,晓钟的余音悠长,仿佛在黎明前的寂静中回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颔联“晨声犬吠春云洞,咒钵龙蟠夜月林”进一步展开画面,晨钟声与远处的犬吠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存。春云洞喻指山间的云雾缭绕,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而“咒钵龙蟠夜月林”则通过咒钵的旋转和龙的盘踞,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寺庙的神秘与庄重,月光下的树林更加显得静谧深邃。

颈联“城柝浸随花雨寂,书声仍傍贝提沉”将视线从山间转向城市,城柝(古代城门关闭时发出的敲击声)与花雨(比喻春雨如花瓣般轻柔落下)形成对比,展现了城市与寺庙的不同景象,但都蕴含着宁静与和谐。书声与贝提(佛教乐器)的沉吟,则体现了知识与信仰的传承,即使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追求。

尾联“当年万寿兴觞祝,此际空馀半树森”将思绪拉回历史,提及万寿庆典的盛况,以及如今只剩下树木的茂盛作为见证。这一转折不仅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但寺庙的静谧与庄严依然如故,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寺庙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宗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历史与传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彭赓皇
朝代:明

彭赓皇,一作赓篁,字火母,一字弼木。海丰人。明思宗崇祯十五(一六四二)年举人。清顺治四年(一六四七)值寇乱,母遭掳,骂贼死。赓皇矢志报雠。十三年,揭阳贼入寇,赓皇驰报惠镇,身率乡勇奋力除贼。因条陈弭寇情形,请设兵防,大吏嘉奖之。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一有传。
猜你喜欢

余复婴近以方壶所写大王峰转惠暇日展玩殊有幽趣因题

方壶画山世有名,生纸一幅涂纵横。

孤峰倚天旭日上,危石拔地秋风生。

壮游曾来拾瑶草,梦里武夷清未了。

紫阳五曲石门荒,金老三间茅屋小。

兴来故笔起层峦,万仞嵯峨咫尺间。

龙洞云烟含宿雨,鹤坛星月满空山。

武林道士余三一,来憩松根讲周易。

十年不出鬓垂丝,九转将成眼如漆。

新图千里寄神交,东南一柱青天高。

愿授神方服石髓,共听仙乐鸣云璈。

閒窗持赠深有意,念我衰年住尘世。

便欲呼儿挽鹿车,从此相随入苍翠。

(0)

离怀寄汪宗彝杨孟瑄魏居敬·其一

绿树啼鹃春又归,雨晴山径溅香泥。

杨花不似离情薄,犹趁东风逐马蹄。

(0)

襄阳怀古

东连吴会接南荆,西引岷峨鸟道青。

波涨潭溪曾跃马,台荒郢树忆呼鹰。

鹿门庞老遗残径,岘首羊公有故城。

零落断碑风景异,至今父老涕纵横。

(0)

元日早朝呈翰林诸公

禁城晓箭漏犹频,仙掌微茫曙色分。

虎卫鸣鞭瞻紫极,鸾舆迎驾拥红云。

宫帘日转旌旗合,天仗风飘剑佩闻。

班次螭头簪笔近,绯袍因惹御炉熏。

(0)

来日苦短黄子邕同赋·其二

来日苦短,去日苦催。

人生如朝露,不如啸歌置酒临高台。

旧时歌舞今已矣,章华百尺连青苔,老行及之徒悲哀。

(0)

五杂组·其四

五杂组,织翠裾。往复还,溪中鱼,不获已身当垆。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