骞超奉使乍归来,谁信深宫祸已胎。
直到燎原方扑火,可怜聚市竟成雷。
国殇他日宜同传,款局从今更乏才。
江上分携垂廿载,平生文酒总堪哀。
骞超奉使乍归来,谁信深宫祸已胎。
直到燎原方扑火,可怜聚市竟成雷。
国殇他日宜同传,款局从今更乏才。
江上分携垂廿载,平生文酒总堪哀。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陈宝琛所作的《三哀诗》中的第一首,题为“许侍郎”。诗中表达了对许侍郎出使归来后国家局势动荡,深宫之内已隐藏祸患的感慨。诗人以“骞超奉使乍归来”开篇,暗示了许侍郎的任务结束,然而国内形势并不平静。
“谁信深宫祸已胎”一句揭示了宫廷内部可能存在的危机,暗示着灾难的种子已经悄然萌发。“直到燎原方扑火”进一步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比喻灾难如火势蔓延,直到无法控制时才开始试图扑灭。“可怜聚市竟成雷”描绘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市场上的喧嚣仿佛变成了雷霆之怒。
“国殇他日宜同传”表达了对国家悲剧的共同铭记,希望后人能理解并记住这段艰难时期。“款局从今更乏才”则指出国家在人才方面的匮乏,难以应对这样的困境。“江上分携垂廿载”回忆了与许侍郎的分别已有二十年,时间之长令人感叹。“平生文酒总堪哀”最后总结,诗人认为许侍郎的一生经历和他们的友情都充满了哀伤。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晚清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景象,以及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知君雅性恒爱竹,几年封植当华屋。
此君结根羡得所,风雨年年长苍玉。
绿阴满地荫阶墀,拂云香叶何参差。
万竿总含霜雪操,数亩尽带潇湘姿。
芸窗昼启无俗客,秀色时能映缃帙。
猗猗堪比卫武贤,青青差拟王猷宅。
我来蓟北正天寒,雪中无处寻琅玕。
坐想君家最深处,便拟敲门试一看。
江湖踪迹叹参商,梦入明光觅旧行。
自笑天涯身未稳,何如林下日还长。
三间白屋书充栋,十亩红粳业在乡。
独坐客窗风雨急,无由缩地卜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