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闲剩得栖山居,节届朱明麦秀初。
花底飞觞千日酒,客来问字一床书。
青藜依阁吹光远,白鹤归巢带雨余。
高卧北窗聊避俗,何须清梦到华胥。
投闲剩得栖山居,节届朱明麦秀初。
花底飞觞千日酒,客来问字一床书。
青藜依阁吹光远,白鹤归巢带雨余。
高卧北窗聊避俗,何须清梦到华胥。
这首清代诗人李士焜的《答王敬哉宗伯》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闲适生活。首句“投闲剩得栖山居”表达了诗人摆脱尘世纷扰,享受宁静生活的满足感。"节届朱明麦秀初"点明时令正值盛夏,麦子开始成熟,显示出田园诗意。
接下来的“花底飞觞千日酒,客来问字一床书”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花丛中畅饮美酒,或是读书论道的场景,体现了文人雅兴和友情的深厚。"青藜依阁吹光远,白鹤归巢带雨余"则通过青藜灯影和白鹤归巢的意象,营造出静谧而富有禅意的氛围。
最后两句“高卧北窗聊避俗,何须清梦到华胥”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不必借助梦境就能达到那种清逸之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惬意与超然,流露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
早从方外游,志不在婚宦。
采薇陟西山,采藻涉南涧。
拄杖仅过眉,短衣不掩骭。
一为火宅累,渐觉有忧患。
难任臣朔饥,俯就博士慢。
大胜国子师,三年腹藜苋。
栖迟行路难,坚忍为客惯。
昔为泛泛凫,今为嗷嗷雁。
幸免箠楚虑,官事粗易办。
曷不归孤山,梅花腊前绽。
我非章句儒,亦非渔樵徒。
少年逞粗豪,提笔赋两都。
老尚著儒冠,却悔识之无。
既难栖山林,又倦游江湖。
一官仅供口,康济不在吾。
秋风方戒寒,正道日荒芜。
行矣且归耘,寸田聊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