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去湖存事渺茫,梵宫占断水云乡。
四围烟树浪涛阔,六月桥亭风露凉。
远近征帆归别浦,高低渔网挂斜阳。
翠微深处一声笛,惊起眠沙鸥鹭行。
莺去湖存事渺茫,梵宫占断水云乡。
四围烟树浪涛阔,六月桥亭风露凉。
远近征帆归别浦,高低渔网挂斜阳。
翠微深处一声笛,惊起眠沙鸥鹭行。
这首宋诗《莺脰湖》是赵时远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夏日景象。首句"莺去湖存事渺茫",以莺鸟离去与湖水长存形成对比,暗示时光流转中人事变迁的无常。"梵宫占断水云乡"则点出湖边寺庙的静谧和超然,仿佛与世俗隔绝,如梦似幻。
接下来的两句"四围烟树浪涛阔,六月桥亭风露凉",通过描绘湖面宽阔的波浪、远处的烟树以及桥亭在风露中的清凉,展现出湖景的开阔与宁静,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能感受到一丝凉意。
"远近征帆归别浦,高低渔网挂斜阳"进一步描绘了湖上的动态画面,远处的船只归航,近处的渔网晾晒在夕阳下,生动展现了渔民的生活场景。
最后一句"翠微深处一声笛,惊起眠沙鸥鹭行"以悠扬的笛声和被惊醒的水鸟,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动的音乐元素和自然的生机,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
总的来说,赵时远的《莺脰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夏日风情画,既有静态的湖光山色,又有动态的人事活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的空间。
古作海虞城,量地带山麓。
中藏七道水,横亘东西属。
建号曰琴川,焦尾天然琢。
雨添韵自清,风荡波宁浊。
近脉尚湖通,支流梅里续。
忆昔几宰贤,莅兹顾名目。
惟饮吴中水,能弹宓子曲。
今舣宦游航,载归赋倍粟。
冷冷只此存,清听销尘俗。
山僧住山今老朽,逢人说山不去口。
从前所闻见则否,过眼一过为刍狗。
何如此山世希有,一幅云林好心手。
周遭方广盈十亩,土肥泉滑峰棱瘦。
中有天地外无漏,山光水光昼复昼。
两两石楼如老叟,大者兀坐小回首。
大楼之左小楼右,长松低枝与石斗。
众石伛偻若奔兽,前行麋鹿后猿狖。
聚为月窟丰其蔀,仰首窥天通石腠。
散为玉衡布星斗,横数八八纵九九。
路断不断见遗构,有声无声狮子吼。
相传古寺废已久,残碑半缺成蝌蚪。
殿角生尘佛面丑,圆镜当中无净垢。
八门顶礼还抖擞,踏破前人旧窠臼。
归来大笑别良友,此山取作逋逃薮。
君心我心无避就,终当去去去莫后。
把茅盖头瓮遮牖,坐断云根观远岫。
不信名山有神守,管取洞天归两肘。
君不见藏山于泽未为固,夜半有力负之走。
窃负而逃逃者谁,字曰迹删名曰鹫。
《游石碣山作》【明·成鹫】山僧住山今老朽,逢人说山不去口。从前所闻见则否,过眼一过为刍狗。何如此山世希有,一幅云林好心手。周遭方广盈十亩,土肥泉滑峰棱瘦。中有天地外无漏,山光水光昼复昼。两两石楼如老叟,大者兀坐小回首。大楼之左小楼右,长松低枝与石斗。众石伛偻若奔兽,前行麋鹿后猿狖。聚为月窟丰其蔀,仰首窥天通石腠。散为玉衡布星斗,横数八八纵九九。路断不断见遗构,有声无声狮子吼。相传古寺废已久,残碑半缺成蝌蚪。殿角生尘佛面丑,圆镜当中无净垢。八门顶礼还抖擞,踏破前人旧窠臼。归来大笑别良友,此山取作逋逃薮。君心我心无避就,终当去去去莫后。把茅盖头瓮遮牖,坐断云根观远岫。不信名山有神守,管取洞天归两肘。君不见藏山于泽未为固,夜半有力负之走。窃负而逃逃者谁,字曰迹删名曰鹫。
https://shici.929r.com/shici/GvPci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