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中书元舍人山斋》
《过中书元舍人山斋》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元侯松子宾,寓此掖垣职。

移疾多暇豫,孤斋恣閒息。

修径接大野,重峦跨南北。

具物芬荣时,登攀各可极。

林间百鸟变,郊外千花织。

秦岭似云横,周原如黛饰。

洛中昔游衍,常闻故园忆。

清言尽场圃,嘉话数耘植。

梦想恒载驰,松篁若旧识。

酒情忽无限,琴意忻有得。

更阅青溪诗,逾励丹霞食。

贵者日已远,幸君惠容色。

朅来休颍阳,任予孤且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宋之问拜访中书省元舍人的山斋所见所感。元舍人以松子自比,寓居于此,虽身在官职,却心系自然,享受着移疾带来的闲适时光。诗中描述了山斋周围的环境,修长的小径通向广阔的田野,重重山峦跨越南北,四季花卉繁盛,生机勃勃。

诗人漫步其间,欣赏到林间的百鸟变换,郊外的千花编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远处的秦岭如云横空,周原则如同黛色的装饰,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回忆起往昔在洛阳的游历,常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与元舍人交谈,畅谈田园生活和农事,仿佛回到了过去,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

诗中还提到了饮酒和弹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阅读青溪诗集,更加激发了他对丹霞美食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远离权贵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感慨于与元舍人的相遇,感谢对方的友好与宽容。在结束时,诗人提到自己将前往颍阳休憩,而元舍人则保持孤独而正直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题白塘下刘氏园·其二

罢钓归来处,榕边系小舠。

龙过云气乱,鱼上海声高。

水屋栖能稳,渔书著未劳。

晨昏知水节,多物伴香醪。

(0)

送汤氏兄弟归建昌省其尊人惕庵先生时先生八十馀矣·其二

海内谁华发,天遗一老多。

君归亲几杖,莫复出烟萝。

朱萼当春好,黄花奈晚何。

庞公贤父子,招手鹿门过。

(0)

读史记有作·其一

六国譬终复,凶威岂得长。

人劳虚匕首,天定在辒辌。

蛇断真人起,狐鸣戍卒张。

楚中多俊杰,最智是张良。

(0)

壬戌人日前一日予得一子名之曰泰先是辛酉除夕有友人为予筮得泰谓必生子故以泰为名云·其一

吉日先人日,熊罴堕地声。

刚从正月长,泰作小时名。

饮乳兼双母,分书止一兄。

婚时须舞象,吾亦七旬成。

(0)

冬菊·其二

白发依然短,多惭紫菊花。

但能留岁晏,不敢望春华。

摇落悲群卉,芬芳喜一家。

寒香吹不尽,欲寄隔湘沙。

(0)

沉香蟹子·其三

活结琼南出,雕镂小似钱。

月蛄为性命,石蟹让贞坚。

膏以玄黄溢,香含兰桂鲜。

系将纨扇上,容易美人怜。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