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归》
《暮归》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0)
注释
黄:在此用作动词,霜使原来的碧梧变黄。
梧:梧桐。
柝:击柝即打更。
乌:乌鸦。
客子:作者自谓。
捣练:捣洗白绸。
桂水:今连江,一说为漓江,均在广西。
这里应指湘水。
阙:缺。
秦川:古地区名。
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一带。
这里指长安。
鼙:一种军用小鼓。
鼓鼙在唐诗之中常用来比喻战争。
可能是指当年吐蕃入侵。
不称意:不如意。
杖:拄(杖)。
藜:用藜茎制成的手杖。
翻译
秋箱打黄了碧绿的梧桐树上,白鹤在栖息,城楼上的梆子声惊得乌鸦在啼叫。
踏着明亮的月色我回家进门,寒凉的风中传来不知谁家的捶绢声。
想南去渡过桂水却没有船只,想北回秦川又到处战乱不息。
虽然年过半百却不称心如意,明天看云还要抚杖而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景象,诗人以其深厚的笔力和丰富的情感,将一个普通的暮归场景提升到了哲理的高度。开篇“霜黄碧梧白鹤栖”立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静谧的自然环境中,霜冻的黄昏、碧绿的梧桐树和栖息其中的白鹤共同营造出一种孤寂清高的氛围。紧接着“城上击柝复乌啼”则是对城市生活节奏的一种描绘,击柝声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时间流逝的无常和生活的压抑感。

诗人转身入门,面对的是一轮明净的月亮,“客子入门月皎皎”,这不仅是景象的继续,也是心境的一种写照。随后的“谁家捣练风凄凄”则是对远处某个家庭中妇女夜晚捣练的声音进行描绘,这声音在夜深人静中显得格外凄凉,反映出诗人对劳作人民生活的关怀和同情。

接下来的“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则是对远行旅途的描述。诗人似乎在叙述自己或他人的行程,南去时乘船经过桂江(可能指的是今天的贵州一带),北归时又在秦川(今陕西一带)经历了多次鼓鞞的声音,这些都是对旅途艰辛的生动描绘。

最后两句“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年逾半百,人到中年,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所追求的境界之间似乎还有差距,故而“不称意”。而那份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却又让诗人决定明日继续出行,看看云卷云舒,也许会在大自然中寻找到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寿时相

五百年间瑞气钟,堂堂皎月众星中。

甄陶四海规模大,心膂三朝体貌隆。

寿杖终扶黄发老,衮衣今拜黑头公。

彭聃岂足延遐算,愿助升平到不穷。

(0)

石桥·其二

秋风吹上景华天,醉梦醒来一洒然。

万古林泉招我老,百年风雨复谁怜。

顿除热恼初无病,剩买安闲不用钱。

寻得青霞是归处,漫修岩穴小乘禅。

(0)

初食生荔枝二首·其二

独擅东南美,谁知十八娘。

笑颦俱有味,朱粉不迷香。

璀璨珠生掌,清泠露入囊。

风流须第一,饤座每难忘。

(0)

再赋弈棋五首·其三

不作丹朱戏,难禁清昼长。

敢言白玉局,聊取紫罗囊。

角道空传记,乘除自有方。

儿童争画纸,漫学老夫狂。

(0)

西岩寺

涧行屈曲似乘槎,流水漂裙乱晓霞。

紫翠堆中访萧寺,隔溪烟树两三家。

(0)

偈颂一一二首·其三十五

鸟从空里飞,人向心中住。

人死心宛然,鸟没空何预。

人生一过鸟,此心实可据。

但自了其心,无劳问来去。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