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英重门昼不开,白麻黄阁飞尘埃。
中条山人叫阍哭,金吾老将声如雷。
苏州宰相忠州死,天道宁论乃如此。
千年遗榇归不归,两地孤坟竟谁是?
人言藁葬在忠州,又云征还返故丘。
图经聚讼故老哄,争此朽骨如天球。
齐女门前六里路,荞麦茫茫少封树。
下马犹寻董相坟,飞凫孰辨孙王墓。
青草黄茅万死乡,蝇头细字写巾箱。
起草尚传哀痛诏,闭门自验活人方。
永贞求旧空黄土,元祐青编照千古。
人生忠佞看到头,至竟延龄在何许。
君不见华山山下草如熏,石阙丰碑野火焚。
樵夫踞坐行人唾,传是崖州丁相坟。
延英重门昼不开,白麻黄阁飞尘埃。
中条山人叫阍哭,金吾老将声如雷。
苏州宰相忠州死,天道宁论乃如此。
千年遗榇归不归,两地孤坟竟谁是?
人言藁葬在忠州,又云征还返故丘。
图经聚讼故老哄,争此朽骨如天球。
齐女门前六里路,荞麦茫茫少封树。
下马犹寻董相坟,飞凫孰辨孙王墓。
青草黄茅万死乡,蝇头细字写巾箱。
起草尚传哀痛诏,闭门自验活人方。
永贞求旧空黄土,元祐青编照千古。
人生忠佞看到头,至竟延龄在何许。
君不见华山山下草如熏,石阙丰碑野火焚。
樵夫踞坐行人唾,传是崖州丁相坟。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诗人钱谦益所作的《陆宣公墓道行》,描绘了对历史人物陆宣公(即唐代宰相陆贽)墓地的探访和感慨。诗中通过延英重门的封闭、尘埃飞扬的场景,暗示了陆宣公生前的显赫与身后被冷落的对比。中条山人和金吾老将的形象,象征着人们对他的怀念和哀悼,而苏州宰相忠州死的典故,表达了对公正不公的感叹。
诗中提到的“藁葬”、“征还”和“图经聚讼”,反映了后人对于陆宣公葬地的争议和纷扰,连他的墓碑都成为众人争夺的对象。诗人以齐女门前的荒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凄凉,同时借“董相坟”和“孙王墓”的混淆,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模糊。
钱谦益在诗中提到了“永贞求旧”和“元祐青编”,暗指陆宣公的政绩和著作,认为他的忠诚和智慧虽被遗忘,但历史终将铭记。最后,诗人以华山下的荒冢和被毁的丰碑为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陆宣公最终归宿的疑问。
整首诗以历史遗迹和现实荒芜的对比,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公正评价的呼唤。
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欲辨已忘言,不为醒者道。
使君青箱家,文史装怀抱。
平生名教乐,双旌不满笑。
忽乘雪溪兴,来舣秦淮棹。
丘亭客漂泊,夜夜短檠照。
人云太痴绝,我自斲轮妙。
今朝樯竿起,昨梦绕閤皂。
云有百尺楼,归寄北窗傲。
滴露紬朱黄,拂尘静缃缥。
想当呻毕时,宁复羡腾趠。
古心千载事,俗眼讵能料。
萧滩富还往,取友必同调。
一张复一弛,酿秫助歌啸。
我本住林屋,风吹来锦城。
锦城亦何乐,所乐多友生。
相从不知久,相送不计程。
横绝峨眉巅,欲去有馀情。
吾宗盖难弟,李郭人中英。
二杨懿文德,谭子资粹清。
相视心莫逆,剧谈四筵倾。
明朝各回首,云水相与平。
我今投绂去,行且扶犁耕。
凄凉别知赋,慷慨结客行。
后会岂不好,路长恐寒盟。
诸贤乃不凡,骨相有功名。
大厦罩群木,明廷朝万灵。
王畿坦如砥,结绶当同登。
道傍石湖水,谁能叩柴荆。
梦中傥相见,秉烛听残更。
《既离成都故人送者远至汉嘉分袂其尤远而相及于峨眉之上者六人范季申郭中行杨商卿嗣勋李良仲谭德称口占此诗留别》【宋·范成大】我本住林屋,风吹来锦城。锦城亦何乐,所乐多友生。相从不知久,相送不计程。横绝峨眉巅,欲去有馀情。吾宗盖难弟,李郭人中英。二杨懿文德,谭子资粹清。相视心莫逆,剧谈四筵倾。明朝各回首,云水相与平。我今投绂去,行且扶犁耕。凄凉别知赋,慷慨结客行。后会岂不好,路长恐寒盟。诸贤乃不凡,骨相有功名。大厦罩群木,明廷朝万灵。王畿坦如砥,结绶当同登。道傍石湖水,谁能叩柴荆。梦中傥相见,秉烛听残更。
https://shici.929r.com/shici/qz9UDJLgq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