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不死空坑死,出使皋亭事未央。
鸣鴂春催三月雨,丹枫秋忍一林霜。
䃃门鹤唳留朱序,文水鱼书待武阳。
沧海金椎终寂寞,汗青犹在泪衣裳。
扬州不死空坑死,出使皋亭事未央。
鸣鴂春催三月雨,丹枫秋忍一林霜。
䃃门鹤唳留朱序,文水鱼书待武阳。
沧海金椎终寂寞,汗青犹在泪衣裳。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读指南集二首(其二)》中的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首句“扬州不死空坑死”,以扬州的历史典故暗指某人本应生机勃勃,却遭遇不幸,暗示了对逝去英雄的惋惜。次句“出使皋亭事未央”可能是指某位使者或官员的使命尚未完成就遭遇不幸,流露出对壮志未酬的哀叹。
第三句“鸣鴂春催三月雨”,以杜鹃鸟的啼声和春天的雨水象征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寓含着深深的哀愁。第四句“丹枫秋忍一林霜”则描绘了秋天枫叶经霜后的凄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第五句“䃃门鹤唳留朱序”,“䃃门”可能是指某个地方,鹤的叫声似乎在怀念或追忆过去,而“朱序”可能指的是重要的文献或遗言。第六句“文水鱼书待武阳”,“文水鱼书”可能是指书信传递,期待着远方的回音,但“武阳”人却未能如愿。
最后两句“沧海金椎终寂寞,汗青犹在泪衣裳”,“沧海金椎”可能比喻珍贵的历史记忆,但这些记忆最终只能在寂寞中留存;“汗青犹在泪衣裳”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深感伤,泪水浸湿了记录历史的篇章。
整体来看,这联诗句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以及对历史长河中英雄寂寥的共鸣。
往年尝梦蓬莱宫,三山鳌背谣虚空。
沧溟俯视一衣带,银河鼓浪来天风。
兹游良不异畴昔,半日惝恍迷西东。
平生颇似有仙分,足迹未到神先通。
层楼复观此谁构,只疑天巧非人工。
绕檐松影黑于海,步惊栖鹤翔云中。
西山亦喜得佳客,巍峨相向如争功。
辽金兴废渺何许,今人一笑怜鸡虫。
须臾遍历至方丈,壶酒盘果罗青红。
心清已觉破烦暑,左右况复扇两童。
道人见我乐幽胜,故为留恋谈无穷。
鼎铛百沸失膏火,风水万里忘萍蓬。
默求诗句为相答,半醉挥出毫端虹。
烟云满室动鬼神,不但为彼开盲聋。
笑谈人境两相称,此会讵与寻常同。
却愁归去到尘世,又随俗迹堕樊笼。
《过长春宫》【元·张养浩】往年尝梦蓬莱宫,三山鳌背谣虚空。沧溟俯视一衣带,银河鼓浪来天风。兹游良不异畴昔,半日惝恍迷西东。平生颇似有仙分,足迹未到神先通。层楼复观此谁构,只疑天巧非人工。绕檐松影黑于海,步惊栖鹤翔云中。西山亦喜得佳客,巍峨相向如争功。辽金兴废渺何许,今人一笑怜鸡虫。须臾遍历至方丈,壶酒盘果罗青红。心清已觉破烦暑,左右况复扇两童。道人见我乐幽胜,故为留恋谈无穷。鼎铛百沸失膏火,风水万里忘萍蓬。默求诗句为相答,半醉挥出毫端虹。烟云满室动鬼神,不但为彼开盲聋。笑谈人境两相称,此会讵与寻常同。却愁归去到尘世,又随俗迹堕樊笼。
https://shici.929r.com/shici/H9JUcqWrud.html
十月寒气盛,长河流冰澌。
征艎溯浩浩,钩曲苦逶迟。
滉漾圭角露,稍冱还参差。
恍疑戈戟森,出没相倾攲。
或员如堕炮,或利如铦锤。
须臾骤风激,琼瑶积山危。
樯楫一冲击,縻烂不可支。
穷阴生极底,乃见造化奇。
履霜固知坚,物序矧及期。
行役何未已,君子宜慎思。
岂无冠盖华,挥霍遵大逵。
千钧载车毂,络绎驷马驰。
覆前罔戒险,陨身悔何追。
我昔居南州,感此日未窥。
朅来二十年,战兢常自持。
终当挂高帆,春洲扬绿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