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指南集二首·其二》
《读指南集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扬州不死空坑死,出使皋亭事未央。

鸣鴂春催三月雨,丹枫秋忍一林霜。

䃃门鹤唳留朱序,文水鱼书待武阳。

沧海金椎终寂寞,汗青犹在泪衣裳。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读指南集二首(其二)》中的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首句“扬州不死空坑死”,以扬州的历史典故暗指某人本应生机勃勃,却遭遇不幸,暗示了对逝去英雄的惋惜。次句“出使皋亭事未央”可能是指某位使者或官员的使命尚未完成就遭遇不幸,流露出对壮志未酬的哀叹。

第三句“鸣鴂春催三月雨”,以杜鹃鸟的啼声和春天的雨水象征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寓含着深深的哀愁。第四句“丹枫秋忍一林霜”则描绘了秋天枫叶经霜后的凄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第五句“䃃门鹤唳留朱序”,“䃃门”可能是指某个地方,鹤的叫声似乎在怀念或追忆过去,而“朱序”可能指的是重要的文献或遗言。第六句“文水鱼书待武阳”,“文水鱼书”可能是指书信传递,期待着远方的回音,但“武阳”人却未能如愿。

最后两句“沧海金椎终寂寞,汗青犹在泪衣裳”,“沧海金椎”可能比喻珍贵的历史记忆,但这些记忆最终只能在寂寞中留存;“汗青犹在泪衣裳”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深感伤,泪水浸湿了记录历史的篇章。

整体来看,这联诗句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以及对历史长河中英雄寂寥的共鸣。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中都道中

细草和烟展翠茵,杂花匀簇道傍春。

鸣禽旷野栖无树,破屋荒山住有人。

露湿弊袍寒衬月,风餐行钵暗凝尘。

去年闽海今沙漠,赢得霜华镜里新。

(0)

过长春宫

往年尝梦蓬莱宫,三山鳌背谣虚空。

沧溟俯视一衣带,银河鼓浪来天风。

兹游良不异畴昔,半日惝恍迷西东。

平生颇似有仙分,足迹未到神先通。

层楼复观此谁构,只疑天巧非人工。

绕檐松影黑于海,步惊栖鹤翔云中。

西山亦喜得佳客,巍峨相向如争功。

辽金兴废渺何许,今人一笑怜鸡虫。

须臾遍历至方丈,壶酒盘果罗青红。

心清已觉破烦暑,左右况复扇两童。

道人见我乐幽胜,故为留恋谈无穷。

鼎铛百沸失膏火,风水万里忘萍蓬。

默求诗句为相答,半醉挥出毫端虹。

烟云满室动鬼神,不但为彼开盲聋。

笑谈人境两相称,此会讵与寻常同。

却愁归去到尘世,又随俗迹堕樊笼。

(0)

河流

十月寒气盛,长河流冰澌。

征艎溯浩浩,钩曲苦逶迟。

滉漾圭角露,稍冱还参差。

恍疑戈戟森,出没相倾攲。

或员如堕炮,或利如铦锤。

须臾骤风激,琼瑶积山危。

樯楫一冲击,縻烂不可支。

穷阴生极底,乃见造化奇。

履霜固知坚,物序矧及期。

行役何未已,君子宜慎思。

岂无冠盖华,挥霍遵大逵。

千钧载车毂,络绎驷马驰。

覆前罔戒险,陨身悔何追。

我昔居南州,感此日未窥。

朅来二十年,战兢常自持。

终当挂高帆,春洲扬绿漪。

(0)

闽浙之交三首·其二

路入闽中尽翠微,家家蕉葛作秋衣。

石墙遮竹松围屋,时有丹禽哺子归。

(0)

题四皓图

不听高皇召,还来太子宫。

阿㜷人彘祸,吾恨紫芝翁。

(0)

五言六首·其四

御史青骢马,词臣白玉堂。

有才皆展骥,此老尚亡羊。

云海迷舟路,天风失雁行。

不须愁白发,正欲媚幽光。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