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无家,叹三匝、曾栖汝颍。
记那日、绿窗闲与,姬人说饼。
溲粉宛同春絮薄,映空绝似杭罗净。
笑鹦哥、偏爱啄香粳,吴儿性。才半载,归乡井。
拚两地,悲萍梗。算不因烽火,几成薄倖。
闻说衮师年尚幼,戛羹解向厨娘竞。
只今宵、入手恰输他,团圆影。
落拓无家,叹三匝、曾栖汝颍。
记那日、绿窗闲与,姬人说饼。
溲粉宛同春絮薄,映空绝似杭罗净。
笑鹦哥、偏爱啄香粳,吴儿性。才半载,归乡井。
拚两地,悲萍梗。算不因烽火,几成薄倖。
闻说衮师年尚幼,戛羹解向厨娘竞。
只今宵、入手恰输他,团圆影。
这首《满江红》是清代词人陈维崧为郝元公署中食饼而作,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词中以“落拓无家”开篇,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孤独无助的情绪。接着,通过“曾栖汝颍”、“绿窗闲与,姬人说饼”等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温馨回忆的场景之中。
“溲粉宛同春絮薄,映空绝似杭罗净”,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溲粉(即面团)比作轻柔的春絮,映照在空中如同精致的杭罗布,形象地展现了食物的美好与纯净。而“笑鹦哥、偏爱啄香粳,吴儿性”则通过鹦鹉啄食香粳的情景,巧妙地融入了地方特色与生活情趣,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下半阙转而抒发情感。“才半载,归乡井。拚两地,悲萍梗”,表达了短暂相聚后分别的无奈与哀伤,将个人情感与离别之痛紧密相连。接下来,“算不因烽火,几成薄倖”一句,暗含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因战乱导致的离散与遗憾。
最后,“闻说衮师年尚幼,戛羹解向厨娘竞。只今宵、入手恰输他,团圆影”几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孩子争抢羹汤的小故事,寓意深刻,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寄托了对未来团圆的期盼。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温馨生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憧憬,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