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圣祀岳回,便道至历下。
周巡千里馀,于焉少休暇。
都会验风谣,牧伯咨民社。
筹政急当务,先后岂容借。
连年灾祲馀,安民为要也。
召父与杜母,古有今岂寡。
申命群有司,助予不逮者。
谒圣祀岳回,便道至历下。
周巡千里馀,于焉少休暇。
都会验风谣,牧伯咨民社。
筹政急当务,先后岂容借。
连年灾祲馀,安民为要也。
召父与杜母,古有今岂寡。
申命群有司,助予不逮者。
此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巡视各地后,途径济南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谒圣祀岳回,便道至历下”点明了行程,表达了皇帝对圣贤的敬仰和对山岳的祭祀之情,随后转而描述了此次巡视的范围之广。接着,“周巡千里馀,于焉少休暇”展现了皇帝劳苦功高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巡视过程中的辛劳。
“都会验风谣,牧伯咨民社”两句,体现了皇帝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的态度,他通过考察地方风俗、听取官员汇报,了解民间疾苦。接下来,“筹政急当务,先后岂容借”强调了治理国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表明皇帝在处理政务时的果断与高效。
“连年灾祲馀,安民为要也”揭示了当前社会背景,连续多年的灾害使得百姓生活艰难,稳定民生成为当务之急。最后,“召父与杜母,古有今岂寡”引用古代贤臣的故事,表达了希望当代官员能像古代贤臣一样,辅助皇帝治理国家,共同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
整首诗以皇帝巡视各地、关心民生为主线,展现了其勤政爱民、重视政务的形象,同时也蕴含了对古代贤臣的崇敬和对当今官员的期待。
荆棘山中,风波江上,人间处处堪怜。
清净莲花,如何也堕情天。芷兰萧艾浑难辨。
愿东君、莫漫缠绵。镇无聊、梅子黄时,雨直风尖。
楼台镜里从头认,忽放怀一笑,万事云烟。
身是浮云,等闲易感因缘。
添香煮茗晶帘下,悔当初、轻负华年。
且消它、鸭绿鹅黄,浅醉闲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