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向伯恭侍郎致政芗林筑一堂名之曰企疏晋陵孙某闻而赋诗二首·其二》
《向伯恭侍郎致政芗林筑一堂名之曰企疏晋陵孙某闻而赋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孙觌   形式: 古风

且学方回痴,莫羡董公健。

谁令躯七尺,浪作青紫楦。

更摇乞怜尾,仍出吊丧面。

芗林有老仙,蚤具佛眼见。

国恩倘粗酬,已债遂焚券。

驱除竹马弃,狼藉刍狗践。

寥寥汉二傅,千岁一关楗。

竟日饮无何,更补离骚传。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的《向伯恭侍郎致政芗林筑一堂名之曰企疏晋陵孙某闻而赋诗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孙觌在诗中以一种幽默诙谐的口吻,表达了对向伯恭侍郎退休后在芗林筑堂的感慨。

首句“且学方回痴,莫羡董公健”,以方回和董公为例,劝告向伯恭侍郎不必羡慕那些身体健壮的人,而应学习方回的痴情与专注。接着,“谁令躯七尺,浪作青紫楦”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讽刺那些追求外在荣誉与地位的人,指出他们只是徒然地追求虚名,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价值。

“更摇乞怜尾,仍出吊丧面”进一步描绘了那些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或帮助,不惜做出各种姿态,甚至在别人遭遇不幸时也表现出悲伤的样子,但实际上内心并不真诚。这种虚伪的行为在诗人看来是可笑的。

“芗林有老仙,蚤具佛眼见”则赞美了向伯恭侍郎,说他如同一位深谙佛法的老仙人,早就能看透世事的虚妄。这表明诗人对向伯恭侍郎的敬佩之情。

“国恩倘粗酬,已债遂焚券”表达了诗人对向伯恭侍郎能够报答国家恩赐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向伯恭侍郎能摆脱世俗的束缚,像焚毁借据一样,彻底摆脱过去的债务,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驱除竹马弃,狼藉刍狗践”则是对向伯恭侍郎退休后的生活态度的一种肯定,表示他愿意远离尘嚣,抛弃过去的一切束缚,过上简单、自由的生活。

最后,“寥寥汉二傅,千岁一关楗”引用历史典故,赞美向伯恭侍郎的品格如同古代的两位贤臣,虽稀少却珍贵。而“竟日饮无何,更补离骚传”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向伯恭侍郎能像屈原那样,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保持高洁的品质,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比、讽刺、赞美等多种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向伯恭侍郎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孙觌
朝代:宋   号:鸿庆居士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生辰:1081~1169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猜你喜欢

蓝田

背负肩任几百斤,山蹊寸进仅容身。

先难后获应如是,重愧端居饱食人。

(0)

双井敝庐之东得胜地一区长林巨麓危峰四环泉甘土肥可以结茅庵居是在寅山之颏命曰寅庵喜成四诗远寄鲁直可同魏都士人共和之·其一

一溪婉婉如平篆,四野青青似画图。

阮客放船迷洞府,化人携袂到清都。

山中安用名丞相,天下于今得广居。

我即其间构宫室,预愁帝梦有华胥。

(0)

宫词·其四十七

便殿时时燕二王,吾君亲睦似陶唐。

寂寥棠棣留芳后,盛事应传入雅章。

(0)

送戴道人

懒将身世问穷通,邂逅僧轩一席同。

已叹故家如坠叶,可堪白发共飘蓬。

冥搜固出能言外,妙用都归指掌中。

咫尺京师莫辞远,有云何患不乘风。

(0)

和人三首·其一

昂昂野鹤固难群,皎皎冰壶不受尘。

一笑每逢青眼旧,多情空愧白头新。

西风未用高纨扇,东道应容岸角巾。

珍重长谣倚云瑟,潇湘谁是赏音人。

(0)

梳洗台

俗缘磨未尽,空山傍妆台。

溪云惹粉黛,岩花宝靥开。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