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上东门城,念与浮云驰。
四海若兹大,放意惟所之。
东有青琅玕,西有紫玉芝。
秉性得所欲,仙人为我期。
青阳不相待,日月渐亏迟。
且教饮美酒,莫学竞蛾眉。
吾望羡门子,俯仰慰吾思。
朝上东门城,念与浮云驰。
四海若兹大,放意惟所之。
东有青琅玕,西有紫玉芝。
秉性得所欲,仙人为我期。
青阳不相待,日月渐亏迟。
且教饮美酒,莫学竞蛾眉。
吾望羡门子,俯仰慰吾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上桂的《杂咏》其一,通过诗人的视角,描绘了对自由与仙界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朝上东门城,念与浮云驰”,诗人站在东门城上,思绪如同飘荡的浮云一般自由无拘,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接着,“四海若兹大,放意惟所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追求的广阔性和无边界性,无论身处何地,心可以自由地飞翔到任何地方。
“东有青琅玕,西有紫玉芝”两句,诗人以自然界的美好景物作为隐喻,青琅玕和紫玉芝分别代表了东方的翠绿和西方的紫色,象征着内心的纯净和高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秉性得所欲,仙人为我期”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凡尘,追求仙人的境界,实现心灵的升华和自由。接下来,“青阳不相待,日月渐亏迟”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青阳(指春天)的短暂与日月的缓慢消逝,都让人感到生命的宝贵和时间的珍贵。
最后,“且教饮美酒,莫学竞蛾眉”一句,诗人劝导自己要享受生活,珍惜当下,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名利和虚荣,而是应该像饮酒一样,品味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陷入争斗和竞争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吾望羡门子,俯仰慰吾思”则是诗人对古代仙人羡门子的向往,通过仰望和俯瞰,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满足,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美好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