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荚已吹鹅眼去,柳绵不带茧香来。
轻霜未度刘郎鬓,更看春桃几度开。
榆荚已吹鹅眼去,柳绵不带茧香来。
轻霜未度刘郎鬓,更看春桃几度开。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语言简洁而生动。"榆荚已吹鹅眼去"写出了榆树的果实已经成熟,可以用来喂鹅,而"柳绵不带茧香来"则形象地表达了初春时柳絮纷飞,但还没有带来花的芬芳。诗人通过对比,暗示春天的气息虽已初现,却仍未完全到来。
"轻霜未度刘郎鬓"中的"刘郎"是古代对美男子的称呼,这里指的是柳树。诗句生动地描绘了柳枝上还挂着未融化的细小霜冻,形象地展现了初春寒冷的气候。
最后一句"更看春桃几度开"则是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期待与追问。春桃即桃花,是春天的象征,这里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迫切期盼和对自然界生命力度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早春时节的独特风貌,以及诗人对春天美好的期待与情感。
平生心怀济时术,百未一施空叹息。
庭閒昼永僧至门,心回酒醒月窥隙。
东方先生语开闭,投骨心知致群吠。
千金珠在九重渊,傥能得之必龙睡。
珷玞世既以为玉,芝兰那知不为莸。
人间万事醉不理,携被来为林壑游。
雪花成山过惊浪,五展暮天开橘洲。
篙师绝叫风掠耳,萧萧两鬓空飕飗。
松声盘空上烟翠,顾陟佳处每迟留。
袖中出诗愕坐客,涔蹄乃尔容吞舟。
东坡句法补造化,山谷笔力江倒流。
两翁连联竟仙去,暮年见子忘百忧。
念当明日江南路,幕阜倚天佳气浮。
故人问我今何似,为道摧颓如慧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