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逦东庄路,春风黑板桥。
前溪通竹树,比户足渔樵。
谷口风犹在,南阳兴未遥。
青鞋从此办,不独为花朝。
迤逦东庄路,春风黑板桥。
前溪通竹树,比户足渔樵。
谷口风犹在,南阳兴未遥。
青鞋从此办,不独为花朝。
这首清代诗人吴之振的《过东庄看梅(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乡村春景图。首句“迤逦东庄路”展现了道路蜿蜒曲折,通往东庄,春风轻拂,渲染出春天的气息。"春风黑板桥"中的“黑板桥”可能是形容桥身的颜色或是桥名,与春风相映成趣。
接着,“前溪通竹树”写的是小溪潺潺流过,两岸竹林环绕,环境清幽。"比户足渔樵"进一步描绘了村庄人家的生活场景,每家每户都能享受到渔猎和砍柴的乐趣,生活自给自足,富有田园诗意。
“谷口风犹在,南阳兴未遥”暗含诗人对历史名城南阳的向往,虽然此处山谷仍有古风留存,但距离南阳并不遥远,似乎激发了他的游兴。
最后两句“青鞋从此办,不独为花朝”表达了诗人决定穿上青色布鞋,不仅是为了欣赏即将到来的花朝节,更是为了享受这份宁静的乡村生活,流露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庄的春日风光和淳朴民风,寓情于景,意境优美。
鸣螀颓墄,吹蝶空枝,飘蓬人意相怜。
一片离魂,斜阳摇梦成烟。
香沟旧题红处,拚禁花、憔悴年年。
寒信急、又神宫凄奏,分付哀蝉。
终古巢鸾无分,正飞霜金井,抛断缠棉。
起舞回风,才知恩怨无端。
天阴洞庭波阔,夜沈沈、流恨湘弦。
摇落事,向空山、休问杜鹃。
记当年,曾供奉,旧霓裳。叹茂陵、遗事凄凉。
酒旗戏鼓,买花簪帽一春狂。
绿杨池馆,逢高会、身在他乡。
喜新词,初填就,无限恨,断人肠。为知音、仔细思量。
偷声减字,画堂高烛弄丝簧。
夜深风月,催檀板、顾曲周郎。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藁街东。
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
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
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
十日九风雨,一日是层阴。
春秋绝少佳日,无地可登临。
不见西来秋色,但诵南华秋水,愁坐怨秋霖。
屈指几明月,凝想到如今。树萧萧,泥滑滑,院沉沉。
绿蓑青笠,江上渔父也难禁。
挑尽幢幢灯影,听遍床床屋漏,馀润逼罗衾。
泼墨襄阳画,催我短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