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汴水斗减舟不能进因寄彦国舍人》
《汴水斗减舟不能进因寄彦国舍人》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朝落几寸水,暮长几寸沙。

深滩鳌背出,浅浪龙鳞斜。

秋风忽又恶,越舫嗟初阁。

坐想掖垣人,犹如在寥廓。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ànshuǐdòujiǎnzhōunéngjìnyīnyànguóshèrén
sòng / méiyáochén

cháoluòcùnshuǐchángcùnshā

shēntānáobèichūqiǎnlànglónglínxié

qiūfēngyòuèyuèfǎngjiēchū

zuòxiǎngyuánrényóuzàiliáokuò

注释
朝落:早晨退潮。
暮长:傍晚涨潮。
深滩:深水滩。
鳌背:像鳌背的礁石。
浅浪:浅水。
龙鳞:像龙鳞的波纹。
秋风:秋风。
越舫:越地的船只。
嗟:感叹。
初阁:暂停靠岸。
掖垣人:京城的人们。
寥廓:空旷的天地。
翻译
早晨退潮后水面下降几寸,傍晚涨潮时沙滩又增高几寸。
深水滩中露出像鳌背般的礁石,浅水中波纹像龙鳞般倾斜摇曳。
秋风突然变得猛烈,船只暂停靠岸。
我坐在舟中,想象着京城的人们,感觉仿佛置身于空旷的天地之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汴水退潮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出水面变化与舟行受阻的景象。首句“朝落几寸水”和“暮长几寸沙”形象地写出早晨水位下降,傍晚沙滩显现的过程,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水位的变迁。接下来,“深滩鳌背出”以鳌背比喻深水中的礁石渐现,而“浅浪龙鳞斜”则以龙鳞形容水面波纹在阳光下闪烁,如同龙鳞般交错。

“秋风忽又恶”引入季节转换,秋风加剧了水势的波动,使得船只难以前行。“越舫嗟初阁”表达了诗人对船只停滞不前的感叹,以及对友人彦国舍人的牵挂。最后两句“坐想掖垣人,犹如在寥廓”,诗人想象彦国身处京城,感受到的可能是同样的辽阔与寂寥,借此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汴水航行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挂念。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锦水归来感赋二十二律·其二

河山朝暮是耶非,量柳高堤长十围。

锦水涟漪留我住,断云明灭共鸥飞。

眼中时局朝朝改,溪口桃花灼灼肥。

此际去留无所谓,春江波阔买船归。

(0)

锦水·其八

几声归橹薜萝村,一望金台一断魂。

十道鸟言鹦鹉女,九重鸾毈凤凰孙。

萋迷芳草随风偃,锦绣宫槐带露存。

妖袅番姬含泪死,贵儿终是报君恩。

(0)

戊辰感事·其一

乾坤南北动笳声,偏许蹉跎负盛名。

懒睡久荒王伯梦,远交新构楚吴争。

血花桃李朱王府,肉搏鲸鲵白帝城。

拟写寸函寄三峡,年来当见圣人兵。

(0)

明日·其三

封金颁印绾千城,竟假栾徐托死生。

逐鹿太牵豪杰志,斩蛇新决项刘争。

攒眉怕问新鸾掖,沥血重寻旧豹盟。

天步艰难行惯熟,颇忧图史累公卿。

(0)

三月十一夕

痴顽可是恋人间,死别犹伤去不还。

渐悟馀生元易散,尽成往事杳难攀。

孑遗岂识天何意,磨折方愁老益艰。

却道明朝又生日,莫将情况问初鳏。

(0)

湖上杂诗·其九

春暖桃柳新,六桥多士女。

祇愁风雨来,路长奈何许。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