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生高冈,无意斧斤采。
岁寒霜霰深,未觉柯叶改。
梁鸿既适吴,管宁亦浮海。
二子得我心,高举不相待。
士生不逢时,命矣何所悔。
青松生高冈,无意斧斤采。
岁寒霜霰深,未觉柯叶改。
梁鸿既适吴,管宁亦浮海。
二子得我心,高举不相待。
士生不逢时,命矣何所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拟古九首》中第九首的和作。李纲借用了陶渊明的诗意,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际遇、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的前四句“青松生高冈,无意斧斤采。岁寒霜霰深,未觉柯叶改。”描绘了一幅青松独立于高山之上的景象,它不畏严寒,不惧风霜,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这里以青松自比,寓意着诗人虽身处逆境,但内心坚定,不为外物所动。
接下来的两句“梁鸿既适吴,管宁亦浮海。二子得我心,高举不相待。”提到了两位历史人物——梁鸿和管宁,他们分别代表了逃避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李纲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两位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自己向往那种超越尘世束缚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士生不逢时,命矣何所悔。”则是诗人对自己身逢乱世、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他意识到,作为士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很难有所作为,命运似乎已经注定,对此感到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
矫首皤然叟。涨西江、才名流尽,泪添多少。
梦里关山呼客起,海上瑶琴孤抱。
空结想、云璈九奏。
收拾飘零惊喷薄,料千秋、击节悲风调。
漫唱彻,旗亭酒。戈挥昃景吾何有。
也嬴得、长歌当哭,词人自了。
触绪哀弦纷一搦,领略竹枝寒瘦。
是何逊、春风别后。
满眼沧桑余一醉,奈尊前、风月非诗料。
唾壶缺,君知否。
谢驼翁。为吾曹送喜,气象换严冬。
羯鼓邻催,雁镫僮上,铺堂全照春红。
信人力、能偷天巧,殷七七、休自诩神通。
鸡卜徼灵,鸽羹数典,相与从容。
知否人閒何世,又羊儿年分,转到东风。
锦片排场,火攻手段,天心原是梦梦。
漫管他、芳华一瞬,把浓愁、分付酒杯中。
要问草堂,今夕题句谁工。
繁华一瞥。尽挽春不住,光景清绝。
别样愁人,依样留人,烟姿露态都活。
腾章那用通明殿,是席地、帷天时节。
谢碧翁、偏贶幽居,隔断醉蜂痴蝶。
如入欧公鹆梦,梦中一世界,何等芳洁。
我爱吾庐,极望扶疏,错当陶家邻结。
閒情曾未湖州惹,肯浪怨、无花堪折。
把此心、分付眠琴,倘许道成三叠。
即席词成,才锋惊眼,吟边鹭足应翘。
吴越王孙,弯弓便退江潮。
英雄一样多情甚,许鲰生、分道扬镳。指云霄。
西抹东涂,笑看儿曹。
登楼难醒春婆梦,只频年压线,度遍纤腰。
小聚欢场,醉来也自能骄。
酒痕犹带杭州味,问酒徒、意趣谁饶。可怜宵。
觅个红妆,高烛同烧。
淡欲生阴,去还成恋,凝望天涯迟莫。
翠舞珠酣,肯为朱门少驻。
下芳砌、蝶暝重帘,倚荒戍、雁沈寒浦。
借枝头、馀煖无多,栖鸦啼梦玉京路。
江城哀角自奏,剩有片帆红闪,苍凉归渡。
一抹残山,映取倦妆眉妩。
伴孤影、知有谁来,写閒恨、了无著处。
乍销凝、换却黄昏,月娥凄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