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雁先荒徼,猿弓莫射渠。
心怀南向意,足有北来书。
翔集鸿毛迅,缄题鸟迹疏。
上言存魏阙,下说厌穹庐。
陇右平安远,云中探报虚。
不知子卿妇,锦字托谁欤。
塞雁先荒徼,猿弓莫射渠。
心怀南向意,足有北来书。
翔集鸿毛迅,缄题鸟迹疏。
上言存魏阙,下说厌穹庐。
陇右平安远,云中探报虚。
不知子卿妇,锦字托谁欤。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景象和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开篇“塞雁先荒徼,猿弓莫射渠”两句,通过对边塞地区野鸭和猿猱(一种古代兵器)的描写,营造出一幅荒凉孤寂的边地画面。
接着,“心怀南向意,足有北来书”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家乡的思念,以及通过信件传递着来自北方的讯息。这里“南向意”指的是对故土的向往,而“北来书”则是连接远方与心中的联系。
“翔集鸿毛迅,缄题鸟迹疏”这两句中,“鸿毛”指的是大雁的羽毛,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物象表达了对信件的期待和思念之深。
“上言存魏阙,下说厌穹庐”则是通过古代边塞建筑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的荒凉感,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陇右平安远,云中探报虚”描绘了一种边疆地区平静而又遥远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消息的渴望和不确定性。
最后,“不知子卿妇,锦字托谁欤”表达了诗人对于亲人的思念,以及通过书信传递情感的方式。这里“锦字”指的是美好的文字,而“托谁欤”则是在询问这些情感该寄托给谁。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边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