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风前听好音,书来一读一伤心。
泪摇眼尾催花发,愁结眉头见雪侵。
秋径自栽彭泽菊,夜堂时奏武城琴。
事多不废看书否,白首知君惜寸阴。
日夜风前听好音,书来一读一伤心。
泪摇眼尾催花发,愁结眉头见雪侵。
秋径自栽彭泽菊,夜堂时奏武城琴。
事多不废看书否,白首知君惜寸阴。
这首诗《寄君时弟》由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情感深沉,意境丰富。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弟弟的深切思念与关怀。
首联“日夜风前听好音,书来一读一伤心”,开篇即以风声和书信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风声虽好,却让诗人感到心痛,书信的到来更是触动了他内心的伤感,可见思念之深。
颔联“泪摇眼尾催花发,愁结眉头见雪侵”,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的眼泪仿佛能催促花朵开放,愁绪则如同冬日的雪花,深深嵌入他的眉头。这一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复杂情绪。
颈联“秋径自栽彭泽菊,夜堂时奏武城琴”,转而描写诗人自己在秋日里栽种菊花,夜晚弹奏武城琴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他对弟弟的思念如同秋天的菊花一样,虽然孤独,却依然美丽。同时,弹奏武城琴也是对弟弟的一种寄托,希望弟弟能够感受到这份深情。
尾联“事多不废看书否,白首知君惜寸阴”,诗人关心弟弟是否在忙碌之余不忘读书,珍惜时间。这里既体现了兄长对弟弟的关爱,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弟弟能够把握时间、勤奋学习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与关怀,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清口湖尾闾,两坝东西㙲。
黄未夺淮时,全淮此东送。
后始言蓄禦,本由人操纵。
而何胶柱者,甚靳拆茭葑。
窥其意所在,重筑恐费重。
宁使涨高堰,五坝漏卮供。
高宝曷能容,下河灾可痛。
于是议出江,徒纷如聚讼。
釜底不抽薪,扬汤审何用。
悉心求其策,洪泽宜腾空。
高堰今出水,七尺五寸中。
如增至三尺,清口仍弗动。
设再增一尺,开十丈泄汹。
递长递拓宽,杀涨利应众。
奚待出五坝,而始拆倥偬。
秋汛过弗涨,收坝资禦控。
审机在专一,图便戒旁综。
有过愿分任,其功不劳颂。
塞云低叆靅,朔雪洒雰霏。
万嶂增严气,千林缬素辉。
月同光不湿,风似定还飞。
压帽轻于絮,堆衣幻作玑。
藩王群扈跸,漠岭早张围。
谁肯毡裘著,都欣玉策挥。
衬蹄致马疾,刷羽益雕威。
搜穴虎呈迹,炙鲜鹿荐肥。
弥漫迷涧户,飘瞥婳林扉。
乞相寒江上,一蓑披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