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沼疑河汉,萧条见斗牛。
烟生知岸近,水净觉天秋。
落月低前树,清辉满去舟。
兴因孤屿起,心为白蘋留。
晓吹兼渔笛,闲云伴客愁。
龙津如可上,长啸且乘流。
灵沼疑河汉,萧条见斗牛。
烟生知岸近,水净觉天秋。
落月低前树,清辉满去舟。
兴因孤屿起,心为白蘋留。
晓吹兼渔笛,闲云伴客愁。
龙津如可上,长啸且乘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水乡图景。诗人在一片迷茫之中,通过河汉的变迁和萧条的星象辨认方向,借由烟雾来感知岸边的距离,以及透过清澈的水面感受到天气的凉爽。
"灵沼疑河汉,萧条见斗牛。" 这两句通过对宇宙自然现象的观察来描绘诗人在秋夜中的迷茫与探索之情。"灵沼"即是水面迷离的样子,而"河汉"则指银河,在这里用以比喻难辨方向的困惑;"萧条"形容天空干冷,"斗牛"是古代星宿名,通过这两者的出现来确定方位。
"烟生知岸近,水净觉天秋。" 这两句则是诗人通过自然现象来感受环境变化和季节更替的描写。烟雾的产生表明岸边不远,而清澈的水面映衬出秋天的凉爽。
"落月低前树,清辉满去舟。" 这两句诗画出了一个静谧的夜景:落下的月亮挂在前方的树梢之下,将清冷的光辉洒满了行走中的小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兴因孤屿起,心为白蘋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情怀。在这片刻的宁静中,因对孤独的小岛(孤屿)的触动而生出一股豪情,同时又因为那白色的芡实(白蘋)而产生留恋之情。
"晓吹兼渔笛,闲云伴客愁。" 这两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微风中带有渔人的笛声,与随意飘浮的云朵一同陪伴着行者的心绪,使得旅途中的愁绪更加浓重。
"龙津如可上,长啸且乘流。"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水面的信任和对自由漂泊的向往:在龙津这类水域,可以自由地划船而上,同时发出长久的啸声,就像随波逐流一样自在地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于旅行和漂泊生活的深切情感。
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
逐兔争先捷,掎鹿兢因机。
呼噏开伯道,叱咤掩江畿。
豹变分奇略,虎视肃戎威。
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
交战无内御,重门岂外扉。
成功举已弃,凶德复而违。
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
朅来已永久,年代暧微微。
苔石疑文字,荆坟失是非。
山莺空曙响,陇月自秋晖。
银海终无浪,金凫会不飞。
阒寂今如此,望望沾人衣。
暑雨初晴,正邗浦、绿波添涨。
忽报道、故人来矣,风尘无恙。
下马却过荒径内,开尊且坐山楼上。
唤樵青、急早洗金盘,烹鱼饷。江天外,孤帆漾。
河桥畔,雏莺唱。羡故乡好景,兰陵新酿。
三妇熏香调凤曲,双亲安坐扶鸠杖。
问花间、昼锦乍归时,如何状。
何处移来,重重迭迭,铺遍莓苔。
看庭花正放,风摇玉砌,湘帘乍卷,月透林隈。
棋罢酒酣,更阑人静,一片迷离扫不开。
无聊甚,傍曲廊步去,兀自徘徊。无端又上瑶台。
似遍倚、阑干绕屋栽。
望浓阴积处,惟存隐约,芳姿丽否,颇费疑猜。
蝶梦寻残,苔痕印破,谁把芳魂碎剪裁。
芸窗外,任疏疏密密,满地云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