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十一诗十四首·其一》
《六十一诗十四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一周甲子又从头,生事如环谁去留。

白发不知人厌老,青林空见叶为秋。

朔风吹雁来衡岳,寒月迟猿下石楼。

多少陵阳馀岁月,世间犹此忆沧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流转、世事轮回的深刻哲理,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首句“一周甲子又从头”点明时间的循环往复,暗示生命的短暂与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接着“生事如环谁去留”以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经历如同圆环,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难以确切地分辨其起点与终点,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白发不知人厌老,青林空见叶为秋”两句,通过对比白发与落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老去的无奈与感慨。白发象征着年华老去,却不知是否有人真正厌倦了衰老;青林中的落叶则象征着季节更迭,自然规律不可违抗。这两句诗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自然界普遍规律的认同。

“朔风吹雁来衡岳,寒月迟猿下石楼”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北风呼啸,大雁南飞至衡山,月色寒冷,猿猴缓缓下楼。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与孤独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最后,“多少陵阳馀岁月,世间犹此忆沧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怀念。陵阳,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方,这里泛指过去的岁月。诗人感叹在世间仍有许多人怀念过去,怀念那片心中的“沧洲”,即理想中的宁静之地。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类共同情感的共鸣,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与理想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送吴裕众北上

北阙弓旌急,南恩山斗辉。

舟随春水发,盖逐彩云飞。

折柳送行旆,看花袭子衣。

圣躬勤静摄,忍使谏书稀。

(0)

分水塘书怀二首·其一

陇头呜咽断人肠,更有漓江别楚湘。

却怪寸心随两水,半缘怀旧半思乡。

(0)

遍题朱惟四增置诸胜十二首·其十振衣亭

彼美亭亭立上方,荷衣蕙带紫霞裳。

飘摇两袖春风细,惹得岩花百和香。

(0)

拟古宫词一百首·其七十二

池中铺锦埒铺钱,水陆行游各丽妍。

队队红妆随豹尾,少儿沿路拾金钿。

(0)

花间睡

花坞平铺六尺床,梦为蝴蝶宿花房。

蘧蘧自会逍遥理,始悟前身是姓庄。

(0)

题黄又谦年兄渔桹竹浪斋·其一

一叶烟波世外身,桃花流水问通津。

閒来鼓棹游何处?惟访孤山放鹤人。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