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无经济术,徒有茂异名。
行游三十年,不见有所成。
归来得荒地,僶俛始学耕。
方春多云气,甘雨亦时行。
大泽含澄澜,沟浍皆满盈。
清晨出门去,路与烟雾并。
庶几望秋实,敢怀勤苦情。
日午有浊醪,挥汗且复倾。
愧无经济术,徒有茂异名。
行游三十年,不见有所成。
归来得荒地,僶俛始学耕。
方春多云气,甘雨亦时行。
大泽含澄澜,沟浍皆满盈。
清晨出门去,路与烟雾并。
庶几望秋实,敢怀勤苦情。
日午有浊醪,挥汗且复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的《早出田所》,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亲自耕作的生活场景。首句“愧无经济术”表达了对自己没有治国济世之才的自谦,接着“徒有茂异名”暗示了对过去空有名望的反思。诗人通过“行游三十年,不见有所成”回顾过去的时光,意识到只有回到土地上才能找到真正的成就。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春天雨水充足,田地滋润的景象,“大泽含澄澜,沟浍皆满盈”,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农业生产。他早晨出门劳作,尽管“路与烟雾并”,环境艰辛,但心中期待着秋天的丰收,“庶几望秋实”。在辛勤劳动后,诗人以“日午有浊醪,挥汗且复倾”来表达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勤劳精神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从名利场回归农耕生活的心路历程,以及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期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和劳动的尊重。
君不见青天之月,三五缺,三五满。
惟有别离愁,千秋万古何时断。
忆昨郎远行,城南柳飞絮。
迢迢出居延,匹马随都护。
今年得郎书,犹在天山戍。
黄河入大荒,白草迷归路。
夏日青无光,胡风起朝暮。
不若路旁尘,随郎马蹄去。
妾居但守节,郎去当封侯。
昔为白门燕,双栖江上楼。
今作陇头水,呜咽东西流。
时凭万里梦,夜到西梁州。
三十六部犹未灭,良人那得朝金阙。
可怜池上紫鸳鸯,白头生死不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