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政视舆论为从违,造膝所陈,实统夫新知旧学;
遗疏与伊训相表里,同胞异日,会思此老生常谈。
庶政视舆论为从违,造膝所陈,实统夫新知旧学;
遗疏与伊训相表里,同胞异日,会思此老生常谈。
此挽联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张之洞先生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评价。上联“庶政视舆论为从违,造膝所陈,实统夫新知旧学”中,“庶政”指国家的各类政务,“舆论”则代表了民众的意见和呼声。这句话强调了张之洞在处理政务时,重视并遵循民众的意愿,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同时,“造膝所陈”描绘了他在私下场合向君主进言的情景,表明其见解深刻且直接,能够统合新旧知识,展现出其卓越的智慧与见识。
下联“遗疏与伊训相表里,同胞异日,会思此老生常谈”则进一步赞扬了张之洞的深远影响。其中,“遗疏”指的是去世后留下的遗书或遗言,暗示张之洞的言论和思想将长久地影响后世。“伊训”则可能是指君主的训示或指导,这里暗含着张之洞的思想与君主的期望相契合。最后,“同胞异日,会思此老生常谈”表达了对未来世代的期待,认为他们将会回顾并思考张之洞的言论,认识到这些言论的重要性,如同老生常谈般深入人心。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高度赞扬了张之洞在政治、学术领域的贡献,也寄托了对他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其思想长远影响的期许。
初夏风日清,芳华尽披委。
萧萧野人居,绿树净如洗。
繁阴在庭户,晴云隔窗纸。
刘君负绝艺,幽讨亦戾止。
平生一緉屐,历历几千里。
南袖岭峤烟,东拂扶桑水。
空斋坐终日,论议颇亹亹。
言立罔迷真,浩瀚况无已。
群流会一原,众辙不殊轨。
昆仑倚西极,黄河走其底。
嵩华与恒岱,郁郁土中峙。
休气蓄灵光,自惜伯玉址。
结交燕赵豪,跃马长杨里。
堂堂百年身,兹游更奇伟。
酌酒浇壮怀,奋步从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