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罾布谣》
《罾布谣》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四言诗

以罾为布,渔家所造。著以取鱼,不忧风飓。

(0)
鉴赏

这首诗《罾布谣》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创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描绘了渔家以罾网为生活工具的场景,充满了对渔民生活的深切同情与赞美。

“以罾为布”,开篇即点明主题,罾网在这里被比喻为渔家的衣裳,形象地展现了罾网在渔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罾网不仅是一种捕鱼的工具,更承载着渔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如同衣物一般不可或缺。

“渔家所造”,强调了罾网是渔民亲手制作的产物,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更是渔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他们对海洋的深刻理解和利用。

“著以取鱼,不忧风飓”,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罾网的功能与价值。罾网不仅能够帮助渔民捕获鱼类,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抵御恶劣天气带来的风险,让渔民在出海捕鱼时不必担心风暴的侵袭。这里不仅表现了罾网的实用性,也表达了诗人对渔民勇敢面对自然挑战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罾网这一具体事物的描写,展现了渔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和赞美。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昭君

千秋塞北传青冢,万壑归州有旧村。

不是琵琶成远嫁,年年明镜老长门。

(0)

铁冶亭师惠示涉江集敬书一律

乍返珠江棹,新排诗卷成。

江山写清晓,珠玉发光晶。

句为思亲苦,愁从忆弟生。

蓼莪真欲废,掩泪对孤檠。

(0)

积雨初霁见月

清和时节冷于秋,旬日檐前雨不休。

太息落花都坠地,何期圆月正当头。

酒人痛饮同飞盏,诗客高吟独上楼。

转惜一弯空匿影,湘帘垂处不曾钩。

(0)

读史·其二

长庆之四年,张韶起为贼。

卜者苏元明,从中傅之翼。

内坊紫草车,刀仗载叵测。

阑入银台门,遽有百夫匿。

公然清思殿,登榻来对食。

挥兵杀阍者,呼斗势孔棘。

桓桓神策军,禁厢备番直。

军使康艺全,入讨不待敕。

渫血到天阶,扫平战亦力。

遂笞诸门监,当司递黜陟。

是时方镇谁,精勤讲供亿。

新进打球衣,罨画金丝织。

宰相李与牛,生平工默默。

非无裴晋公,行吟甘去国。

昌黎悲送穷,谗诤方交逼。

何况玉溪生,潦倒无人识。

(0)

望岳

关门积宿阴,初日犹黯黮。

清风荡晨烟,岳色不可掩。

三峰拔地起,突兀势非渐。

青天削芙蓉,秋水见菡萏。

高撑影矗矗,峭刻意斩斩。

群山远罗列,趋附若阿谄。

森然白帝尊,壁立凛莫犯。

苍茫古三辅,胜迹皇图览。

八州会地形,两戒划天险。

巨灵擘其拳,一手欲众揽。

金天肃杀气,万古不自贬。

忆昔曾梦游,巉岩堕心胆。

铁锁怯攀援,石径记坑坎。

今来咫尺间,阻隔抱深歉。

岩壑想仿佛,台观虚指点。

遥望白云封,万景入奇敛。

为我谢山灵,少勇老未减。

东归傥如愿,赴险吾犹敢。

(0)

官舍夜吟

广文官独冷,僻地恰相宜。

塞近迎寒早,山深得月迟。

课书频剪烛,看剑几倾卮。

吾自寻吾乐,良宵一咏诗。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