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縻架上莺声细。也道春光丽。轻寒轻暖养花天。
早有牡丹几种、色鲜妍。晴丝抱逗残红片。
兜住垂杨线。游人半为踏青归。
恐怕妒花风雨、两相催。
荼縻架上莺声细。也道春光丽。轻寒轻暖养花天。
早有牡丹几种、色鲜妍。晴丝抱逗残红片。
兜住垂杨线。游人半为踏青归。
恐怕妒花风雨、两相催。
这首《虞美人·春晴》由清代诗人张传所作,描绘了春日晴朗之下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生活情趣。
首句“荼縻架上莺声细”,细腻地描绘了春天里茶蘼花架上,黄莺轻柔的鸣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也道春光丽”一句,直接点明了春光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轻寒轻暖养花天”描绘了春日里适宜花朵生长的温和气候,暗示着春天不仅有温暖的阳光,还有恰到好处的凉爽,为花朵的绽放提供了最佳条件。“早有牡丹几种、色鲜妍”则具体描述了牡丹在这样的环境中竞相开放,色彩鲜艳夺目,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
“晴丝抱逗残红片,兜住垂杨线”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飘荡的晴丝比作拥抱残花的细线,又将垂柳的枝条比作兜住这些细线,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微风拂过,花瓣随风飘落的情景,以及柳树轻轻摇曳的姿态,充满了动态美和诗意。
最后,“游人半为踏青归,恐怕妒花风雨、两相催”两句,通过游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与保护。他们担心突如其来的风雨会破坏这美好的春日景色,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情趣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年来踪迹浑无定,浪逐浮萍同住。
人远波空,秋凉梦阔,目断故乡云树。乱鸦日暮。
任点点相思,凄迷归路。
海上携琴,寻烟问月与谁诉。
神交欣遇旧雨,约西风买醉,黄菊深处。
茶话圆宵,酒怀荡夕,閒杀江头鸥鹭。箴言心铸。
感知己天涯,殷殷青顾。怜我怜卿,愁边吟俊句。
一剪东风,难瞒住、绿杨消息。
竟任那、漫天铺地,烟痕狼藉。
三日微阴才酝酿,夭桃苦苦催春色。
更何堪、芳草忆王孙,含凄碧。良友远,空相忆。
吟伴少,空相觅。把韶华如许,渐成抛掷。
花气薰愁将化泪,柳枝绾恨慵无力。
且自浇、杯酒祭诗魂,酬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