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江丁祀闻鼓吹感怀》
《九江丁祀闻鼓吹感怀》全文
元 / 吴当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上丁脩祀又春分,鼓吹声传旅夜魂。

世路荆榛迷圣域,沱江烟草怨王孙。

空怜宇内干戈满,无复河间礼乐存。

上国风云清庙閟,中天日月素王尊。

春秋摄献元臣重,爵秩追崇祝号敦。

束帛承筐先俎豆,牢牲升鼎从羔豚。

公侯显相千金币,牺象宗彝九酝樽。

玉磬编钟歌大吕,朱弦疏越奏云门。

诸生襟佩趋鹓序,百辟冠裳谨骏奔。

翠积宫庭寒肃肃,光生花树晓焞焞。

秦坑灰烬遗经坠,王业陵迟古道昏。

霄翮倚风留退鹢,辙鳞随水化冥鹍。

八音夔律何由正,六典周官讵易论。

自叹白头思绍述,谩垂青简照乾坤。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当的《九江丁祀闻鼓吹感怀》是一首表达对时事感慨与祭祀文化情感的诗。诗中以春分时节的丁祭活动为背景,通过鼓吹之声勾起游子的思绪,反映出世道艰难,圣贤之道被荆棘所遮蔽,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礼乐制度衰落的忧虑。

诗人感叹于烽火连天的战乱,以及河间那样的礼乐传统不再,国家庙堂之上风云变幻,而天子的威严似乎也蒙上了阴影。他强调了春秋时期摄政大臣的重要性和对元勋的追崇,祭祀仪式庄重,音乐演奏宏大,显示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诗中还描绘了文人士大夫们在祭祀场合的恭敬与肃穆,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沉反思。诗人自比为白发老者,希望能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但现实却让他感到困惑,感叹六部经典和周官制度不易恢复。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丁祀场景的描绘,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秩序的向往。

作者介绍

吴当
朝代:元   字:伯尚   籍贯:抚州崇仁   生辰:1297—1361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猜你喜欢

泊蕲州城下晚思

日落乌雀下,笛声起谯楼。

舟泊倦攲枕,枕此秋江头。

寸心积万思,浪寄非久留。

斩新雉堞壮,环堑柳影稠。

城中酒旗飞,窈窕吴姬讴。

风传何凄然,抑扬邈难俦。

往时委黄茅,今此开青油。

香凝燕寝晓,喜见鸿集秋。

矶月照客衣,苦触听砧愁。

夜深不敢语,我吟月解不。

月落不旋踵,云过江声浮。

逗晓入城步,将诗扣郡侯。

(0)

江感觉口号二首·其二

此郡境有彭泽县,渊明曾遗晋时踪。

三径莫知在何处,且抚官圃千尺松。

(0)

天池寺忆雪屋韶上人

惠诗传驿旧,立雪想师遥。

一别此山去,清风不可招。

经窗云半掩,石塔水偏朝。

托迹今三宿,伊谁共寂寥。

(0)

入东林寺

晴向过溪亭下留,拂碑慨想晋时流。

云生古树茑萝雨,风捲脩廊松竹秋。

登阁冷知山扑面,照池凉觉水澄眸。

捻香礼遍远公墓,僧舍乞茶谈赵州。

(0)

九月十五日有感

浔阳江上看明月,月落孤眠百感生。

十二年前如昨日,竹斋曾醉凤箫声。

(0)

洞仙歌·其一壬辰六月十二日纳凉

璚楼十二,无限神仙侣。紫绂丹麾彩鸾驭。

步虚声杳霭,碧落天高,微云淡,点破瑶阶白露。

暗香来水阁,冰簟纱厨,一枕风轻自无暑。

更上水精帘,斗挂阑干,银河浅、天孙将渡。

终不如、归去在苕川,看千顷菰蒲,乱鸣秋雨。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