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尽白石露,林幽苍藓生。
不移君子节,如有故人情。
明月照秋影,凉风吹夜声。
凤川千亩废,顿觉数竿清。
草尽白石露,林幽苍藓生。
不移君子节,如有故人情。
明月照秋影,凉风吹夜声。
凤川千亩废,顿觉数竿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首句“草尽白石露”,以“草尽”暗示环境的空旷与静寂,接着“白石露”则点明了画面的主体——石头,以及其在光线下清晰可见的状态,营造出一种素雅而纯净的氛围。
“林幽苍藓生”一句,将视线转向了树林,通过“幽”字强调了树林的深邃与宁静,而“苍藓生”则生动地描绘了苔藓在树干上生长的情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古朴之感。
接下来,“不移君子节,如有故人情”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坚韧不屈的君子品格与深厚的人情味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赋予了画面以道德与情感的深度,使得整个场景不仅美在形式,更美在意蕴。
“明月照秋影,凉风吹夜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明月洒下柔和的光芒,映照着秋日的阴影,凉风轻拂,带来了夜晚特有的宁静与清凉,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静谧氛围。
最后,“凤川千亩废,顿觉数竿清”以“凤川”这一意象,引出了对过往繁华的回忆,而“千亩废”则暗示了这一切的消逝,与“数竿清”形成对比,突显了当下环境的简洁与清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繁华与简朴之间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既富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君尝谓我性嗜酒,又复谓我耽于诗。
一日不饮情颇恶,一日不吟无所为。
酒能销忧忘富贵,诗欲主盟张鼓旗。
百觚孔圣不可拟,白眼步兵吾久师。
君多赐壶能以遗,向口满碗倾玻瓈。
醇酿甘滑泛绿蚁,从此便醉醒无期。
既以乐吾真,亦以泰吾身,莫问今人与古人。
风赋义趣深,传训或得失。
后人语虽浅,辨识犹百一。
欧阳最我知,初时且尚窒。
比以为橄榄,回甘始称述。
老于文学人,尚不即究悉。
宜乎与世士,横尔遭诟唧。
誓将默无言,负暄方抱膝。
非非孰是是,都莫答问诘。
岁暮宣参军,辞如鲍昭逸。
粲然倾明珠,褒我颇过实。
便言楚江萍,光彩侔旭日。
自惭流浪踪,不得蒿芹匹。
复为苦硬句,酬报强把笔。
心存名山久,积岁未及游。
将过值风雨,路不通马牛。
丁壮四五人,篮舆时更休。
转谷逢烟火,下隰多田畴。
偃穟黄压亩,刈麻东盈丘。
始觉山门深,长松如腾虬。
直上百馀尺,苍髯叶脩脩。
五峰迎人来,冷逼台殿秋。
石泉出云中,引入舍下流。
缘源至岩口,岩底鱼可钩。
天昏碧溪去,果熟青猿偷。
草树不尽识,自起诗人羞。
溅溅涧水浅,苒苒菖蒲稠。
菖蒲花已晚,菖蒲茸尚柔。
灵根采九节,试共野僧求。
逡巡能致之,衰疾无甚忧。
昔闻有释子,渡江用杯浮。
栖心向兹地,埋骨在林陬。
驳阴漏斜光,徒欲穷巅幽。
夜还南陵郭,几落猛虎喉。
《游隐静山》【宋·梅尧臣】心存名山久,积岁未及游。将过值风雨,路不通马牛。丁壮四五人,篮舆时更休。转谷逢烟火,下隰多田畴。偃穟黄压亩,刈麻东盈丘。始觉山门深,长松如腾虬。直上百馀尺,苍髯叶脩脩。五峰迎人来,冷逼台殿秋。石泉出云中,引入舍下流。缘源至岩口,岩底鱼可钩。天昏碧溪去,果熟青猿偷。草树不尽识,自起诗人羞。溅溅涧水浅,苒苒菖蒲稠。菖蒲花已晚,菖蒲茸尚柔。灵根采九节,试共野僧求。逡巡能致之,衰疾无甚忧。昔闻有释子,渡江用杯浮。栖心向兹地,埋骨在林陬。驳阴漏斜光,徒欲穷巅幽。夜还南陵郭,几落猛虎喉。
https://shici.929r.com/shici/M49JlLVyp1.html
霜落水未落,令君将度河。
农耕休叱耒,女织罢鸣梭。
赤帻驱亭长,丹砂挈印窠。
无惭浚仪政,才比陆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