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省仙僚别禁庐,新秋綵服傍慈舆。
晴风白渚遥浮鹢,细雨黄河欲上鱼。
云引太行千里迅,天悬钜野一帆虚。
怜余四易长安暑,枕扇无因慰倚闾。
蓬省仙僚别禁庐,新秋綵服傍慈舆。
晴风白渚遥浮鹢,细雨黄河欲上鱼。
云引太行千里迅,天悬钜野一帆虚。
怜余四易长安暑,枕扇无因慰倚闾。
这首明代尹台的《送高安吴太史侍母南归》描绘了一幅送别场景,充满了亲情与敬意。首句“蓬省仙僚别禁庐”写出了送别的地点和身份,暗示了吴太史在京城官署中的地位,以及他陪伴母亲离开禁宫的感人之情。次句“新秋綵服傍慈舆”描绘了新秋时节,吴太史身着彩服,陪伴母亲乘坐马车的情景,流露出孝顺之意。
“晴风白渚遥浮鹢,细雨黄河欲上鱼”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烘托离别氛围,晴风吹动着白色的水鸟,细雨中黄河仿佛要承载起鱼儿的思念,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吴太史母子行程的祝愿和对分别的不舍。
“云引太行千里迅,天悬钜野一帆虚”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壮丽景色,云彩引领他们快速穿越太行山脉,而巨野之上,孤帆显得渺小,象征着路途遥远和孤独。
最后两句“怜余四易长安暑,枕扇无因慰倚闾”直抒胸臆,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羡慕吴太史能陪伴母亲度过四个季节的长安暑热,遗憾自己无法像他那样去安慰远方亲人(“倚闾”指家人倚门盼望),流露出深深的羡慕和祝福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既展现了送别的场景,又寄托了对母子旅途平安的深深祝愿。
蜀西使君才且雄,绣衣谒帝明光宫。
紫髯白面惊左右,剧谈吐论回悲风。
金钟翠釜世希有,紫电掣曳凡马空。
兴来落笔满毫素,片片青天飞白虹。
朝回遇我长安陌,谓是夷门抱关客。
亟呼美酒登高楼,蛾眉千金轻一掷。
是时春尽寒云愁,杨花糁糁萦芳洲。
金羁驰骤尘沙起,万里不见黄河流。
拔剑起舞君且留,茫茫世事空百忧。
五陵豪侠散烟雾,魏国平原今在否。
酒阑看君双玉玦,会稽茫茫不可越。
乘兴还从剡曲舟,相思空寄樟亭月。
樟亭月色满荷花,青山绿水拥鸣笳。
谁邻金马羁栖客,怅望银河慱望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