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先生旧隐荒,大名宁受一棺藏。
能诗秀骨应无朽,近冢闲花亦自香。
卷轴门人收箧笥,岁时族子奉烝尝。
逸民未许先贤传,犹说梁鸿有孟光。
独行先生旧隐荒,大名宁受一棺藏。
能诗秀骨应无朽,近冢闲花亦自香。
卷轴门人收箧笥,岁时族子奉烝尝。
逸民未许先贤传,犹说梁鸿有孟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对和靖林先生旧居的凭吊与赞美。首句“独行先生旧隐荒”描绘了林先生生前隐居之地的荒凉与宁静,暗示其人品高洁,不求世俗繁华。次句“大名宁受一棺藏”表达了对林先生淡泊名利,宁愿死后埋名的敬仰,以棺材寓指其高尚节操。
“能诗秀骨应无朽”赞扬了林先生的才华横溢,认为他的诗歌如同他的人格一样,永垂不朽。接下来,“近冢闲花亦自香”进一步借景抒情,即使在墓旁的野花也因先生的遗风而显得芬芳,寓意其精神影响深远。
“卷轴门人收箧笥”描述了后人珍视先生的遗作,将其收藏起来,体现了对其学问的尊重。尾联“岁时族子奉烝尝”则写家族成员在每年的祭日里,不忘祭祀先生,表达对先贤的缅怀之情。
最后,“逸民未许先贤传,犹说梁鸿有孟光”以梁鸿与孟光的典故,强调林先生虽未被广泛流传,但他的事迹仍像梁鸿那样,有着贤妻孟光般的美德,流芳百世。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对和靖林先生的深深敬仰和怀念。
穿幽透密,傍园林宴乐,清时钟鼓。
帘隔波纹分昼影,融得一壶春聚。
篆径通花,花多迷径,难省来时路。
缓寻深静,野云松下无数。
空翠暗湿荷衣,夷犹舒啸,日涉成佳趣。
香雪因风晴更落,知是山中何树。
响石横琴,悬崖拥槛,待月慵归去。
忽来诗思,水田飞下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