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应谁主,吾行可自由。
如何一江隔,翻作半旬留。
云色连天暝,涛声蹴地浮。
安恬应有日,任我渡中流。
出处应谁主,吾行可自由。
如何一江隔,翻作半旬留。
云色连天暝,涛声蹴地浮。
安恬应有日,任我渡中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江上遇风受阻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首句“出处应谁主”,诗人以疑问的口吻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似乎在问世间万物的起始与归宿由何主宰,流露出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吾行可自由”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希望自己的行动不受束缚,能够随心所欲地行走于天地之间,体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接下来的“如何一江隔,翻作半旬留”,描述了江水的阻隔使原本计划中的行程被迫停留数日,这种意外的遭遇让诗人的计划落空,同时也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云色连天瞑,涛声蹴地浮”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江面的壮丽与气势。云色连天,暗示着天空与大地的广阔无垠;涛声蹴地,形象地描绘了江水拍打岸边的声音,仿佛要将大地都震颤起来,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
最后,“安恬应有日,任我渡中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平静生活的期待,以及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他相信总有一天能够克服眼前的阻碍,自由地渡过江河,继续前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对命运的思考以及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人生所难堪,莫如离别语。
况当乱离间,远行更悲楚。
我生偏不辰,逢天方殚怒。
寇警已八年,一朝竟难禦。
兵燹遍乡闾,何地称乐土。
重闱向我言,汝无兄弟苦。
走避宜早思,南闽尚安堵。
适彼且依刘,莫惜寄人庑。
休惮跋涉劳,余其早送汝。
二老已八旬,扶杖形伛偻。
吾亲亦始哀,家计艰弥补。
乱离忽远行,各自动悲怃。
愁儿年齿弱,忧儿道途阻。
一一代踌躇,片时萦万绪。
家贫挐眷难,江村权避处。
未知儿行后,一家更何所。
言及增酸辛,吞声不能吐。
呜咽前致辞,骨肉有时聚。
长吁竟出门,出门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