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楼上谪仙游,仙去楼空江自流。
千古文章波底月,一时峻节水中丘。
乘风几度回天姥,歌凤如将历九洲。
总为才高难入俗,思君不见使人愁。
谪仙楼上谪仙游,仙去楼空江自流。
千古文章波底月,一时峻节水中丘。
乘风几度回天姥,歌凤如将历九洲。
总为才高难入俗,思君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锦所作的《过采石题谪仙楼时门人刘宪石为太平守出饯于此因步青莲韵》(其一)中的片段。通过“谪仙”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李白的追忆与敬仰之情。
首句“谪仙楼上谪仙游”,以“谪仙”喻指李白,李白曾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故称“谪仙”。诗人想象李白在谪仙楼上游历,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仙去楼空江自流”一句,描绘了李白离开后,楼阁空荡,唯有江水依旧流淌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千古文章波底月,一时峻节水中丘”两句,进一步赞美李白的文章如同波底之月,照亮历史长河;而他的高尚节操则像水中之丘,屹立不倒,成为后世的典范。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李白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比作自然界的美好景致,表达了对李白的崇高评价。
“乘风几度回天姥,歌凤如将历九洲”两句,描述了李白乘风破浪,游历四方,歌声如同凤凰飞翔,传遍九州大地。这里不仅展现了李白的豪迈气概和广博见识,也体现了他诗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最后,“总为才高难入俗,思君不见使人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白才华的赞叹以及对其离世的怀念。认为李白的才华难以被世俗理解,思念之情无法言表,只能化为愁绪。这不仅是对李白个人的哀思,也是对那些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文人的普遍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白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共鸣,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与思考。
先生好事者,往往弄奇怪。
所乘竹木车,首尾作船态。
前年造行窝,看花随处载。
世人无不笑,达人无不爱。
忽于柳树上,为亭团似盖。
四围无轩窗,云烟互而霭。
亭中何所有,酒杯长日在。
亭中何所为,吟诗学马戴。
亭中何所见,北溟与东岱。
亭中何所亲,山僧与荷篑。
秖欲远尘寰,不为增气槩。
我也作一洞,狂放亦其最。
两孔亘如环,中间颇不隘。
朅来陈道人,品题是仙界。
冥心坐终夕,动静俱无碍。
百年湖海意,领略须吾辈。
秋风吹十里,初凉体则快。
或饮君亭上,或酌我洞内。
酩酊无不可,谁能求富贵。
兹乐难具言,更以心相会。
《题愧非马公巢云亭》【明·杨巍】先生好事者,往往弄奇怪。所乘竹木车,首尾作船态。前年造行窝,看花随处载。世人无不笑,达人无不爱。忽于柳树上,为亭团似盖。四围无轩窗,云烟互而霭。亭中何所有,酒杯长日在。亭中何所为,吟诗学马戴。亭中何所见,北溟与东岱。亭中何所亲,山僧与荷篑。秖欲远尘寰,不为增气槩。我也作一洞,狂放亦其最。两孔亘如环,中间颇不隘。朅来陈道人,品题是仙界。冥心坐终夕,动静俱无碍。百年湖海意,领略须吾辈。秋风吹十里,初凉体则快。或饮君亭上,或酌我洞内。酩酊无不可,谁能求富贵。兹乐难具言,更以心相会。
https://shici.929r.com/shici/WJT53W6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