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林日出翠烟消,无限春心寄柳条。
红雨池塘游蝶醉,绿阴庭院语莺娇。
半窗残月论文夜,一枕微醺中酒朝。
感尔相过又相别,青青酒旆映河桥。
芳林日出翠烟消,无限春心寄柳条。
红雨池塘游蝶醉,绿阴庭院语莺娇。
半窗残月论文夜,一枕微醺中酒朝。
感尔相过又相别,青青酒旆映河桥。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春日山房有客过访因留宿别》描绘了一幅春日山居图景。首句“芳林日出翠烟消”,以清晨的阳光穿透翠绿的树林,暗示了生机盎然的季节,而“翠烟消”则烘托出清新宁静的氛围。次句“无限春心寄柳条”,将满腹春意寄托于随风飘动的柳枝,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对客人的深情。
接下来,“红雨池塘游蝶醉,绿阴庭院语莺娇”,通过“红雨”形容花瓣如雨般飘落,池塘边蝴蝶沉醉其中,而“绿阴庭院”则显出鸟语花香,莺歌娇啼,营造出一片热闹而恬静的春景。诗人夜晚与友人论文,“半窗残月”映照下,微醺之中度过时光,既有学术交流的乐趣,又有饮酒作乐的惬意。
最后两句“感尔相过又相别,青青酒旆映河桥”,诗人感慨朋友来访又即将离去,河桥旁的酒旗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醒目,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寓含了离别的淡淡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山居的景色,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辞亲远行迈,所适天一方。
脂车戒前途,陟彼千仞冈。
清风来禾黍,蕉葛生微凉。
忆昔别君初,桃李繁秾芳。
如何三月后,遂见黄花香。
采采不盈掬,怅然中心藏。
手把珊瑚枝,身袭芙蓉裳。
清节亮可贵,不佩庸何伤。
人生有臧否,此心任低昂。
仰视碧天末,矫矫鸿鹄翔。
大江茫茫江水白,堤畔筑庵护深碧。
绯桃绿柳锁双眉,日浸波光荡云液。
新芦簇簇满长洲,深厚由来畜土脉。
彼苍眷注优且渥,四十年中地频辟。
千村黛色接云容,百顷岚光被郊陌。
江流浩浩汇奔注,两山排闼如相揖。
昔年曾付丹青手,妙画难得云林笔。
忽检巾箱旧图卷,痴翁豪素留名迹。
烟江叠嶂渺千里,尺幅不嫌鹅绢窄。
借作此图亦快事,风涛飒飒生虚壁。
我今恍惚身入画,万壑千岩赴襟舄。
弹琴一曲江月寒,苍翠空濛入帘隙。
雅山之北案山南,翠阜隆起瞰澄潭。
虽无洞壑深窈窕,平田遥望堆晴岚。
图经地志均失载,马厩名因野庙在。
当年遵海岂至此,或因女吴通行李。
簟茀南来骑似云,高冈亦散紫骝群。
后来秦皇鞭石时,指挥列嶂如市儿。
尔独倔强遁荒野,不随九峰环卫海东陲。
作诗吊古增惆怅,芥子须弥无定相。
苦忆牛山陨涕人,齐女思归长北望。